《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学设计

2022-12-30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文,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点击课本,出示“雷锋图像”。

  2.学生观看图像,谈一谈对雷锋的了解。

  (1)介绍雷锋的生平。

  (2)讲雷锋的某一个故事。

  (3)背雷锋的日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读卡片上的字。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小节?

  2.指名读,思考:寻找雷锋足迹,找了几次?

  3.指名答。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内互读互评。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通过初读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l.我知道雷锋叔叔的足迹在小溪边,在小路旁。

  2.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过渡:下面我们就围绕“雷锋的足迹在哪里”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雷锋足迹到哪里的词句。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点击课本,创设情景,再现雷锋冒雨送孩子的场景。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所得。(学生首先应认识到前两节写的是小溪边泥泞的路上。通过抓、抱、冒、泥泞、脚窝,让学生了解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迹。)

  (4)指导朗读。

  ①要启发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②要引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味和节奏以及内在情感的变化。第1节,要读出急切寻觅的情境和再三呼唤的深情。

  (5)采用男女声对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2小节。

  2.学习第3、4小节:

  按前两小节的学法学习第3、4小节。

  (1)汇报学习情况:①指读第3、4小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两节写的是小路上,要让学生体会到雷锋付出的艰辛和内心的愉悦。)②点击出课本,展现雷锋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词抓句谈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读第3、4小节。

  3.学习第5、6小节:

  (1)指读第5、6小节。

  (2)启发学生重点理解;温暖、终于、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别人等词语。

  ①从“温暖”这个词让学生体会到雷锋精神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以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之情。

  ②“终于”说明我们渴望雷锋精神,决心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的美好心愿。四个“在一起”既为少年儿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说明雷锋精神在孩子们身上得已继承、发扬。

  (3)结合身边的实际谈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学校里、社会)

  (4)指导朗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五)看有关雷锋的故事的录像

  看完后谈感想。

  (六)背诵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七)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八)扩展练习

  写一段话,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2

  师:(放一段雷锋助人为乐的录像)同学们,一提起雷锋叔叔这个名字,你们都不会感到陌生,那么,在你心中雷锋叔叔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雷锋叔叔是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

  生:雷锋叔叔是一个尊老爱幼、艰苦朴素的人。

  生:雷锋叔叔是一个勤奋学习、不怕困难的人。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关于雷锋叔叔的什么故事呢?

  生:一次,雷锋叔叔在去火车站的路上,看见一位大嫂背着一个小孩,手里还拉着一个小女孩去赶车,就主动帮忙,把她们送到火车站,并给她们买了车票。

  生:我还知道雷锋叔叔生活十分俭朴,他的袜子破了就补,不知补了多少次了,战友们都说他的袜子是“千层袜”。

  生:我还知道雷锋叔叔有个“节约箱”。他把捡来的破铜烂铁、废螺丝钉放在里面,能用上的拿来用,不能用的卖废品,卖回来的钱全部交公。

  生:雷锋叔叔学习十分勤奋、刻苦。就连看电影放映之前的那点时间,他也聚精会神地看书。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那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事呢?为什么?

  生: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事我最感兴趣,因为他的事迹感动了我。

  生:我最感兴趣的是雷锋叔叔艰苦朴素的事,因为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

  (引导学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师:(板书课题: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师:谁来说说雷锋叔叔在哪里?

  (引导学生读书汇报)

  生:我觉得雷锋叔叔就在我们身边。小溪看见了,他昨天还冒雨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

  生:小路也曾看见过,他艰难地背着年迈、行动不便的大娘,累得满头大汗。

  生:当我读到这儿,我想。既然小路可以看见,那么路边的花草也可以看见,小树可以看见,路边的一切都能看见,都可以见证,雷锋叔叔从这里走过。

  师:同学们不仅能认真读书,还能加上合理的想象。说得真好!

  生:我特别喜欢“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雷锋叔叔原来就和我们在一起”这一段。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说是“温暖的春风”?

  师:(借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捕捉难点,自读自悟,解决难点)

  生:我知道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人民都来学雷锋。因为那时正是春天,所以说是“乘着温暖的春风”。

  生: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给别人送去了春天般的温暖,所以说是“温暖的春风”。

  生:雷锋叔叔的精神好像温暖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人们纷纷学习雷锋,所以说是“温暖的春风”。

  生:为什么要寻觅呢?

  生:“寻觅”就是寻找,人们四处寻找、寻求,发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在一起。

  师:(抓住“乘着温暖的春风”这部分,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生:(读后汇报)在雷锋叔叔的精神鼓舞下,人人学雷锋,处处有雷锋。

  生:我们学校,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小雷锋涌现出来。

  师:下面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散思维)

  生:我们班的孙萌同学学习十分刻苦,家里生活困难,但她从不与其他同学攀比吃穿。她学习成绩优异,她不光自己学习好,还能主动帮助学习上后进的同学,她对同学也有求必应。

  生:我们班的王莉同学十分乐于助人。一天,李亮同因上课时突然吐了一地,周围的同学都急着躲闪,还用手捂着鼻子,只有王莉同学立刻拿来拖布,帮他拖地,并把拖布送到水房洗净。

  生:王莉同学的行为感动了我,也教育了我,我也去帮助李亮,把他送到医务室。

  生:这件事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在王莉身上,我们却看到了雷锋叔叔的影子,我觉得雷锋叔叔就在我们身边,他和关心别人的孩子在一起。

  生:在我们班里就有许多这样的小雷锋,那么想象一下,我们全校、全市、全国……会有更多的小雷锋。

  (学生纷纷举例说明,雷锋叔叔就我们身边,和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别人的孩子在一起)

  师:同学们通过自读自悟,体会到了雷锋叔叔在我们身边的含义。下面们同学们有触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雷锋叔叔就在我们身边,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朗读理解,体会课文,并背诵所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师:(引导学生扩展学习,查找资料,了解抚顺地区以雷锋命名的标志性工程或建筑。如:雷锋烈士墓、雷锋纪念馆、雷锋储蓄所……以此颂扬雷锋美德,弘扬雷锋精神。)

  [评析]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已获得的知识,自读自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渗进德育教育的目的。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有效地利用课文,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抓住低年级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能够结合原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这一特点,把看、听、说、读、背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具体表现:1.学习兴趣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如:导课时,教师有目的地安排了一段关于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录像,引起学生兴趣,并使学生反馈对于雷锋叔叔的认识和了解,为理解课文,达到自读自悟奠定基础。在理解语言时,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抓住重点,自读自悟,突破重点。例如:学生读到“乘着温暖的春风……雷锋叔叔原来就和我们在一起”时产生了疑问,借此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为什么像温暧的春风?为什么寻觅?从而理解到雷锋给人们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雷锋精神如温暖的春风吹遍祖国各地,雷锋叔叔就在我们身边,正和我们在一起。将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广度发展。2.学生理解与实际生活、亲身感受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强化自读自悟,联系生活感悟。3.在突破难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以此积累语言,夯实语文基础。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地:

  1 学会本课14 个生字,会认6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有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通过读文,学习雷锋精神,座城市、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

  雷锋挂图多媒体课件小品

  教学过程 

  一、英语值日

  二、倒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1 今天我们上第9课《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2 简介雷锋的生平,出示雷锋画像。

  3 课前请同学收集有关雷锋的资料,下面有谁想说?

  4 (指名说)

  三、自由读文,圈画生字,认读生字。

  1 自由读文,圈出生字,标出小节号。

  2 检查认读生字

  3 检查小节号

  四、讲读文章1、2小节

  1 学生范读1、2小节,其他小朋友听一听有什么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 请学生提出不懂得问题

  3 教师解释学生的提问

  (泥泞脚窝足迹)

  4 自由读,读懂了什么?

  5 看录像《雷锋》

  6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练读

  五、按学习方法,学习文章3、4小节

  1 出示学习步骤1〉一读,画出不懂的词语,讨论。

  2〉二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3〉三读,体会感情。

  2 分小组学习

  3 检查自学情况

  4 朗读练习

  六、自学文章5、6小节

  1 按学习步骤自学5、6小节

  2 汇报学习情况

  3 指导朗读

  七、小结

  1 雷锋叔叔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雷锋精神永存我们心中。像雷锋一样的好孩子就在我们身边,不信就看。

  2 表演小品

  3 小结语

  4 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4

  教案

  知识目标

  1.会读写“雷、锋、寻、迷、顺、娘、踏、瓣、珠、滴、终、于、勤”13个生字。认识“曾、瞧、泞、荆、棘、莹、寻、觅”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文,知道雷锋叔叔做的一些好事,知道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德育目标

  让学生了解雷锋做过的一些好事,知道要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个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会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难点

  1.理解“寻找雷锋的足迹”实际是指寻找一种雷锋的精神。

  2.理解“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就是指雷锋精神和我们在一起。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每年的三月是学雷峰月,有谁知道雷峰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今天我们就宋学习一篇关于雷锋的课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为什么说他和我们在一起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熟练。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 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回小老师带读。

  (2) 开火车读。

  (3) 全班读。

  4.认读“曾、瞧、泞、荆、棘、莹、寻、觅”8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正确。

  5.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6.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共有几个小节?

  2.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寻找雷锋的足迹共找了几次?每次结果怎样?

  3.指名回答。(3次,前两次没找着,最后一次找到了)

  四、学习课文的前两部分

  1.默读课文,找出这两部分的共同点。

  2.指名说共同点,指导读1、3小节。

  3.四人一小组自选一部分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商议解决。

  4.汇报学习情况:第一次往哪儿找? 结果怎样? 第二次呢?

  5.“我们”真的在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吗? (是找雷锋的精神)

  6.指导读1、2、3、4小节。

  五、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1.小声读5、6小节,边读边思考;第三次往哪儿找? 结果呢?

  2.指名回答。

  3.雷锋叔叔和什么样的孩子在一起? 你想不想做这样的孩子?

  4.指导朗读5、6小节。

  六、朗读全文

  七、背诵

  1.大家读得这么好,能背下来吗?请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地背。

  二、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13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瓣”字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注意左边的“辛字旁”最后—笔是撇,中间是一个“瓜”字而不是“爪”字。

  “滴”字注意笔顺。左边的部件与“商”字要区别。

  “勤”字的笔顺也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注意左边的上面不是草字头,左边的下面是三横。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三、课后扩展

  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起。

  板书设计

  9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沿着 小溪

  顺着 小路

  乘着 春风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文,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点击课本,出示“雷锋图像”。

  2.学生观看图像,谈一谈对雷锋的了解。

  (1)介绍雷锋的生平。

  (2)讲雷锋的某一个故事。

  (3)背雷锋的日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读卡片上的字。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小节?

  2.指名读,思考:寻找雷锋足迹,找了几次?

  3.指名答。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内互读互评。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通过初读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l.我知道雷锋叔叔的足迹在小溪边,在小路旁。

  2.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过渡:下面我们就围绕“雷锋的足迹在哪里”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雷锋足迹到哪里的词句。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点击课本,创设情景,再现雷锋冒雨送孩子的场景。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所得。(学生首先应认识到前两节写的是小溪边泥泞的路上。通过抓、抱、冒、泥泞、脚窝,让学生了解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迹。)

  (4)指导朗读。

  ①要启发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②要引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味和节奏以及内在情感的变化。第1节,要读出急切寻觅的情境和再三呼唤的深情。

  (5)采用男女声对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2小节。

  2.学习第3、4小节:

  按前两小节的学法学习第3、4小节。

  (1)汇报学习情况:①指读第3、4小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两节写的是小路上,要让学生体会到雷锋付出的艰辛和内心的愉悦。)②点击出课本,展现雷锋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词抓句谈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读第3、4小节。

  3.学习第5、6小节:

  (1)指读第5、6小节。

  (2)启发学生重点理解;温暖、终于、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别人等词语。

  ①从“温暖”这个词让学生体会到雷锋精神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以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之情。

  ②“终于”说明我们渴望雷锋精神,决心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的美好心愿。四个“在一起”既为少年儿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说明雷锋精神在孩子们身上得已继承、发扬。

  (3)结合身边的实际谈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学校里、社会)

  (4)指导朗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五)看有关雷锋的故事的录像

  看完后谈感想。

  (六)背诵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七)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八)扩展练习

  写一段话,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反思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诗共6节,先回忆了雷锋冒雨送迷路的孩子回家的事,回忆了他背送大娘的事,最后写了雷锋精神在今天儿童身上的具体体现。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在知识上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但由于雷锋精神距离今天的孩子年代久远,他们根本就不了解雷锋,不知道雷锋的事迹,只是从老师和大人的嘴里听过雷锋的名字。因此,我把搜集资料做为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让学生通过多渠道去搜集雷锋的资料,在资料中了解雷锋,以便于他们更深入地认识雷锋。

  “读”是本课的另一重点,诗歌以问答形式,从雷锋的光辉事迹写到今天具有雷锋精神的儿童,让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帮助学生,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文章内容,并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到学习小组中去学习,使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尝到合作的乐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夸夸咱班的小雷锋”一环节,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找到雷锋,明白雷锋就在自己身边,要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孩子身上继续闪光。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学设计 篇5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通过读文,知道雷锋叔叔做的一些好事,知道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文,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点击课本,出示“雷锋图像”。

  2.学生观看图像,谈一谈对雷锋的了解。

  (1)介绍雷锋的生平。

  (2)讲雷锋的某一个故事。

  (3)背雷锋的日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读卡片上的字。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小节?

  2.指名读,思考:寻找雷锋足迹,找了几次?

  3.指名答。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内互读互评。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通过初读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l.我知道雷锋叔叔的足迹在小溪边,在小路旁。

  2.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过渡:下面我们就围绕“雷锋的足迹在哪里”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雷锋足迹到哪里的词句。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点击课本,创设情景,再现雷锋冒雨送孩子的场景。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所得。(学生首先应认识到前两节写的是小溪边泥泞的路上。通过抓、抱、冒、泥泞、脚窝,让学生了解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迹。)

  (4)指导朗读。

  ①要启发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②要引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味和节奏以及内在情感的变化。第1节,要读出急切寻觅的情境和再三呼唤的深情。

  (5)采用男女声对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2小节。

  2.学习第3、4小节:

  按前两小节的学法学习第3、4小节。

  (1)汇报学习情况:①指读第3、4小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两节写的是小路上,要让学生体会到雷锋付出的艰辛和内心的愉悦。)②点击出课本,展现雷锋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词抓句谈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读第3、4小节。

  3.学习第5、6小节:

  (1)指读第5、6小节。

  (2)启发学生重点理解;温暖、终于、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别人等词语。

  ①从“温暖”这个词让学生体会到雷锋精神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以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之情。

  ②“终于”说明我们渴望雷锋精神,决心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的美好心愿。四个“在一起”既为少年儿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说明雷锋精神在孩子们身上得已继承、发扬。

  (3)结合身边的实际谈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学校里、社会)

  (4)指导朗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五)看有关雷锋的故事的录像

  看完后谈感想。

  (六)背诵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七)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八)扩展练习

  写一段话,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案二

  知识目标

  1.会读写“雷、锋、寻、迷、顺、娘、踏、瓣、珠、滴、终、于、勤”13个生字。认识“曾、瞧、泞、荆、棘、莹、寻、觅”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文,知道雷锋叔叔做的一些好事,知道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德育目标

  让学生了解雷锋做过的一些好事,知道要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个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会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难点

  1.理解“寻找雷锋的足迹”实际是指寻找一种雷锋的精神。

  2.理解“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就是指雷锋精神和我们在一起。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每年的三月是学雷峰月,有谁知道雷峰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今天我们就宋学习一篇关于雷锋的课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为什么说他和我们在一起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熟练。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 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回小老师带读。

  (2) 开火车读。

  (3) 全班读。

  4.认读“曾、瞧、泞、荆、棘、莹、寻、觅”8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正确。

  5.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6.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共有几个小节?

  2.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寻找雷锋的足迹共找了几次?每次结果怎样?

  3.指名回答。(3次,前两次没找着,最后一次找到了)

  四、学习课文的前两部分

  1.默读课文,找出这两部分的共同点。

  2.指名说共同点,指导读1、3小节。

  3.四人一小组自选一部分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商议解决。

  4.汇报学习情况:第一次往哪儿找? 结果怎样? 第二次呢?

  5.“我们”真的在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吗? (是找雷锋的精神)

  6.指导读1、2、3、4小节。

  五、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1.小声读5、6小节,边读边思考;第三次往哪儿找? 结果呢?

  2.指名回答。

  3.雷锋叔叔和什么样的孩子在一起? 你想不想做这样的孩子?

  4.指导朗读5、6小节。

  六、朗读全文

  七、背诵

  1.大家读得这么好,能背下来吗?请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地背。

  二、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13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瓣”字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注意左边的“辛字旁”最后—笔是撇,中间是一个“瓜”字而不是“爪”字。

  “滴”字注意笔顺。左边的部件与“商”字要区别。

  “勤”字的笔顺也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注意左边的上面不是草字头,左边的下面是三横。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三、课后扩展

  用你知道的事例说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起。

  板书设计

  9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沿着 小溪

  顺着 小路

  乘着 春风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反思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诗共6节,先回忆了雷锋冒雨送迷路的孩子回家的事,回忆了他背送大娘的事,最后写了雷锋精神在今天儿童身上的具体体现。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在知识上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但由于雷锋精神距离今天的孩子年代久远,他们根本就不了解雷锋,不知道雷锋的事迹,只是从老师和大人的嘴里听过雷锋的名字。因此,我把搜集资料做为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让学生通过多渠道去搜集雷锋的资料,在资料中了解雷锋,以便于他们更深入地认识雷锋。

  “读”是本课的另一重点,诗歌以问答形式,从雷锋的光辉事迹写到今天具有雷锋精神的儿童,让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帮助学生,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文章内容,并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到学习小组中去学习,使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尝到合作的乐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夸夸咱班的小雷锋”一环节,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找到雷锋,明白雷锋就在自己身边,要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孩子身上继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