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
3.感受小瑞恩的善良,理解梦想具有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一、揭题质疑
1.出示“梦想”
(指名读——齐读)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那同学们,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
2.揭题
我们对未来最美好、最真切的渴望和憧憬就是我们的梦想!希望大家能够时刻铭记自己的梦想,并把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我们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堂,一起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出示课题:齐读)
3.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快速朗读课文。
2.学习词语
污染 下旬 募捐 水泵
执著 筹齐 颠簸 羞涩
簇拥 一声不吭 迫不及待
3.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
4.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梦想?
出示: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出示图片)
(1)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带上你的理解读读这段话。
(3)现在让我们跟随图片一起去感受一下非洲孩子的生活。
(4)面对这样的现实,你的心情如何?他为什么伤心?
(5)带上此时你的心情读读
(6)如此的画面一次又一次浮现在瑞恩的脑海中,于是他就有了他的梦想——
三、重点品读
瑞恩只是一个6岁的孩子,但他却想要为远在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那么他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反复的读读。
1.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
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的窗子。
(1)谁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根据理解读读。
(2)这里有两个时间的词,为什么你要突出他们?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3)带上你的感受再来读读。
(4)在这两个小时内,瑞恩他会想了什么呢?
2.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
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
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
(1)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2)这里有个省略号,那瑞恩他还会做些什么呢?
3.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著感动了,她决定帮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1)对于这句话,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2)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得知瑞恩的故事后,他们都会想些什么?他们又会做些什么?
4.一周以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没过多久,另外一张支票寄到了。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接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1)在收到支票的瞬间,瑞恩的心情如何?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
(2)当时瑞恩会想些什么?
5.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瑞恩梦想的实现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四、拓展
观看四川大地震的图片,交流感受
梦想的力量 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募捐、颠簸、迫不及待、一声不吭”等词语。2.通过想象拓展、联系生活、有感情朗读等手段,感受瑞恩的内心想法,感受瑞恩对非洲人民深深的关怀,体会到梦想产生的巨大力量。3.懂得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想象拓展、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难点: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一、交流各自的梦想1.(板书:梦想)说说什么是梦想。“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2.谁能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梦想非常美好!你一定能梦想成真!有了梦想,还需要你的努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梦想有关的文章,一起感受梦想的力量。(完成课题板书),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教师梳理问题:梦想是什么?怎么实现梦想的?结果怎样?(板书: 梦想? 实现? 结果?)师:这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所在。二、走进瑞恩的梦想1.让我们走进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我们自己去读去感悟去发现。接下去,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完后,找出文中有关瑞恩梦想的句子,划出来。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中评价:我发现了一个很会读书的同学,他边读边拿起笔,在书中圈圈划划,留下了思考的痕迹。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好了,谁来说说你找的句子?a“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b“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c“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2.理解梦想产生的原因(1)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梦想呢?特别是老师的哪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瑞恩的心?(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2)让我们来看一些图片和资料。(出示非洲缺水的图片)1一些非洲的孩子住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又缺医少药,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2在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3那里的人要起得很早,花上数小时去远处打水。4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读了这段话,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你有什么话想说?在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环境里生活,非洲的孩子最渴望——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知道非洲的孩子处境是这样的艰难,水对他们是这样的重要,6岁的瑞恩才会有这样有一个梦想——(回读梦想的句子a)于是刚一放学,他便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对妈妈说——b当一位工程师告诉他:“如果有一台钻井机,凿井的速度就快多”时,他声音很小,但很坚定地说——c因为他对非洲的孩子充满了——(爱心、同情心)三、探究“实现梦想之路”1.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还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谈何容易?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利用老师给出的表格,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哪几个自然段作了描写 1 挣足70元 1至6自然段 2 挣足2000元 7至10自然段 3 买钻井机 11至13自然段 4 打出第一口井 14至16自然段 5 打出30口水井 17自然段 从最初的梦想到打出30口井,瑞恩的梦想实现了。他的梦想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灵。可能在座的每一位都会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四、感悟“梦想的力量”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找“梦想的力量”体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并在旁边写写你的阅读感触。板块一:引领学生理解瑞恩的不懈努力。1.引入研读重点段:师:为了实现梦想,瑞恩自己付出了怎样的努力?2.交流分享:(1)瑞恩为攒够70元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美金。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美金。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奖励…… 瑞恩把所有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①谁来说说瑞恩做了哪些事?(吸尘、擦窗、帮拣落叶、捡松果、取得好成绩。)这些额外的家务活对只有6岁的小瑞恩来说太不容易了!仔细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生:“两个多小时”这个词语给我的印象最深。师:假如你就是小瑞恩,你费力地拖着笨重的吸尘器,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累吗?你想过放弃吗?你是怎么想的?师:你从“两个多小时”这个词语中读懂了瑞恩那种坚持的精神!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生:我划的词语是“一个人”。师: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了,你一个人留下来,难道你不想去吗?你心里想——(心里更希望非洲的人们可以喝上洁净的水,所以放弃了看电影的机会。)师:你真会读书,你从“一个人”感受到了瑞恩那颗浓浓的爱心。生:我最感动的是“所有钱”这个词,挣这些钱,瑞恩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啊,这些钱来之不易,而瑞恩却毫不犹疑地拿去帮助非洲人民,我很感动。师:我也有和你一样的感受,这不仅仅是钱,更是瑞恩的一片爱心!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师:同学们,瑞恩为了挣足70元钱只做了这五件事吗?从哪儿看出来?(省略号。)在一个会读书的孩子的眼里,这省略号可不是简单的六个点,而是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为了实现梦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出示句式:当( 谁 )在( 干什么 )的时候,瑞恩在( 在干什么 )。②老师从课外了解到,为了筹集这70元钱,瑞恩是从1月份开始做额外的家务活的,课文告诉我们他一直坚持到——(4月下旬),也就是说,瑞恩整整坚持了4个月。在这4个月里,他放弃了玩的时间,放弃了玩的机会,遇到困难,瑞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回读梦想的句子)他坚持不懈地做着每一件事,就是为了能早日完成自己心中的梦想——(回读梦想的句子)为了实现梦想,瑞恩不懈地努力着,坚持着。(板书:坚持努力)这就是……梦想的力量!③做了4个月的额外家务活,终于攒了70元钱,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他还在继续努力吗?你从哪里知道的?出示:最后,她不好意思地说,70元其实只能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得要2000元,——引读:是啊,瑞恩还小,他不知道2000元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个别读,齐读)——:“那我再多干些活来挣更多的钱吧!”从这句话里,你有什么发现?他需要筹集的钱越来越多,需要付出的努力也就——(越来越大)。瑞恩动摇了吗?读出瑞恩的坚定。(齐读。)板块二:引领学生理解同学、老师以及其他人的支持①2000元,是个不小的数目。如果让瑞恩通过干活来攒够2000元,实在是太难了。可是后来,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瑞恩居然就筹齐了打一口水井的钱。这是因为——(他还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很快,瑞恩的故事传遍了加拿大。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引读:大家都被瑞恩的梦想所感动,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于是——b.一周以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没过多久,另外一张支票寄到了。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收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c.瑞恩的老师没有想到,一个孩子能有这么大的决心。她号召班上的同学加入捐钱打井的行列,还通过有关部门,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3)小结:帮助瑞恩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心与心相连,爱与爱汇聚,于是,瑞恩的梦想变成了大家共同的梦想,瑞恩的爱心感染和带动了大家的爱心。最后,瑞恩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板书:爱心)这就是——生:梦想的力量!五、提升认识,升华情感1.朗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功的喜悦。2000年7月,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建成了。瑞恩和爸爸妈妈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出示“瑞恩的井”的图片。瑞恩的井是一口( )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生:这是一口健康井、生命井,它给予非洲人民健康和生命。生:这是一口幸福井、欢乐井,有了这口井,非洲人民就拥有了幸福与欢乐。2.写话练习。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井旁,看着清澈见底的井水,你会说些什么呢?(自由选择一个人物写)如果我是瑞恩,我会说——如果我是瑞恩的父母,我会对瑞恩说——如果我是非洲安格鲁的孩子,我会对瑞恩说——师:瑞恩的井赋予非洲人民生命,带给他们健康,带给他们欢乐,带给他们幸福。此时此刻,我们不禁感叹……出示: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学生齐读。我们也可以说梦想的力量是——(板书:巨大)3.延续梦想的力量(1)补充介绍: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2003年初,“瑞恩的井” 基金会已经有750000加元,瑞恩已经帮助非洲挖了70口水井;2008年,“瑞恩的井” 已在12 个国家挖了266口井; 435343 个生命获益;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为“瑞恩的井”基金会捐款。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2)一个美好的梦想可以成就一个人。令我最感动的是瑞恩说的一句话:“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他把这当作了他一辈子的梦想、追求。学到这儿,相信我们对梦想,对梦想的力量有了独特的见解,你觉得是什么使瑞恩梦想成真?用一句话来说说梦想是什么?(3)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同学们,为实现我们的梦想不懈努力吧! 板书设计17 梦想的力量(巨大)梦想 实现 结果洁净的水 坚持 努力 爱心 瑞恩的井
梦想的力量 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标准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讲述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额外帮家里做家务来攒钱造井,他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终于,瑞恩的井建成了,给非洲人民带来了生存的希望,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瑞恩美好的心灵以及产生的巨大力量。教育学生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通过自学,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⑵ 能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
⑶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⑴ 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阅读。
⑵ 抓住关键问题,研读重点,体会瑞恩梦想的伟大和它所产生的力量。
⑶ 拓展资源,深化梦想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并且体会它所产生的巨大的力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欧洲的生活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1、交流各自的梦想:
“梦想是人类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很多奇迹都源自于它。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同学们,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梦想吗?”
2、观看非洲孩子缺水的短片:
“在地球的那一端,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也有一个梦想,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短片,我们一起走进非洲,看看那儿的孩子,那里的生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学生交流各自的梦想后,播放非洲孩子缺水的短片。在非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到处可以看到在干旱边缘挣扎的动物和人,多媒体手段的的呈现让学生沉浸在非洲人民严重缺水的悲惨中。突破课堂地域和时间的局限,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打动人心的音乐激发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情感共鸣,再现一个他们无法想像的世界。强烈的视觉冲击给学生创设了下一步学习的情感体验场,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此时,他们的内心已经激起了情感的波澜和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运用方法,自主读文
1、交流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学生回忆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老师推荐几种方法。引导学生自己默读“学法研究”。
2、自主学文: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感受来自梦想的力量。学会给课文标注:我们可以用?标出自己的疑问;用“!”标出打动自己的地方;用……表示自己有想说的话。特别是用──标出让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
3、全班交流反馈。
三、研读感悟,升华情感
1、学生交流自己对课文进行批注的地方,师随机小结,引入重点问题。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以学定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逐步研读课文。
2、创设情境:
这些额外的家务活对小瑞恩来说太不容易了!让我们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他费力地挪动着笨重的吸尘器,认真地干着,每个角落也不落下。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他的手磨出了血泡,脚累得再也抬不起来。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会怎样?让我们设想一下,在干每一件事的过程中他可能遇到过什么困难?
3、挖掘梦想内涵:
瑞恩如此坚持不懈,只源于心中一个梦想。学生找出,与同桌试着读一读。
师引读:当他看到一名儿童正从干涸的洼地中取水解渴时,瑞恩心里想的是这句话──(一生读);当他看到许多儿童因脱水和营养不良而在生命线上徘徊时,他想的是这句话──(一生读);当瑞恩坚持不懈地做着每一件事时,他的心里想的还是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读出瑞恩的心声!(全班齐读)
4、生交流,体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参与到这个梦想中?
5、瑞恩的井终于成为现实,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人不再流离失所;更多的孩子不再奄奄一息;更多的亲人不再失去生命。此情此景,不禁让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同学们找一找这个自然段,点击课文旁的小音符,戴上耳机,试着配上音乐读一读。
6、升华情感:
学生配乐齐读。这时学生理解出:正是因为对梦想的坚持,也正是因为无数爱心的汇聚,才让这个梦想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力量。一个孩子的梦,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并且给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四、拓展延伸,畅想交流
1、在中国,也有许多和瑞恩一样坚持自己梦想的人。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知道的类似的事件,并与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教师介绍重点事例,升华主题。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心中的梦想比较课前的交流都有了变化,深化梦想的内涵。学生交流阅读内容及体会,并由重点事例感悟到梦想因为坚持而变得伟大,因为有爱而变得温暖,更因为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关爱他人,从而使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
4、总结:老师衷心地祝愿我们每名同学都能像瑞恩一样把梦想的种子撒得更远,让这蓝天下的每一人都能共享幸福生活。
五、作业
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
板书设计:
梦想的力量
共同的梦 爱心汇聚 家人
认识
不相识
瑞恩的梦 坚持不懈
梦想的力量 教案 篇4
一、教材简析:
本篇课文叙述了一个加拿大孩子瑞恩为了实现为非洲人民挖一口井的梦想,坚持不懈地筹集资金的事。从这么一个事件中,我们由衷地感受到他内心折射出的真善美。但是,我们从文章中也可以感受到,其实到后来,这梦想已不再只属于瑞恩,而成了所有关心非洲人民生活的人的共同梦想,与其说是瑞恩的梦想,倒不如说是大家的梦想。从他们的梦想中,从字里行间,我们无不感受到人们对非洲人民的关爱,于是,与其说是“梦想的力量”,倒不如说是“爱的力量”“执着的力量”“决心的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在最后让学生来换一换题,检测加深他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文章在写作上,虽只是把事件进行了叙述,但却让人读着无比感动。这感动来自于每一个文字的描述,来自于对瑞恩表现的描述,来自于瑞恩语言的描述,来自于对人们行为的描述……虽是白描,却融情于叙,是学生体会感悟的良好素材。
二、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想象拓展等文本感悟的过程中相机理解“迫不及待”“一声不吭”“坚定”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想象拓展、联系自己的生活、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设身处地地感受瑞恩的内心想法,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写作的寓情于叙的写作手法。
3.感受瑞恩对非洲人民深深的关怀,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乃至于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巨大的。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想象拓展、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写作的寓情于叙的写作手法。
难点: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一)导入教学
1.出示:车子开进村庄时,5000多名孩子聚在路边,他们热烈地鼓着掌,有节奏地高喊着:“瑞恩!瑞恩!”
请学生们一起读。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师:读了这段文字,我想你也一定产生了许多疑问,能说说吗?
2.师:这段文字来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梦想的力量》
(二)了解事件
1.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这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随机板书:70元
2000元
钻井机
指导学生把事件概括得简洁一些。板书:筹集资金
(三)梦想之因
1.师:是呀!就因为一个梦想,瑞恩一次又一次地筹集资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为何会有这么强烈的梦想呢?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好好地读读。
2.指名读。出示: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如果能捐出70元钱,就能帮他们挖一口井。
3.拓展想象:在这么一个缺水的环境中,非洲的孩子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4.师:正因为这样的生活情景一幕幕地浮现在了瑞恩的心里,使他的心痛了、哭了。听了老师的话,瑞恩是怎么表现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瑞恩的表现,说说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1)“妈妈,给我70元钱。”1998年的一天,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向妈妈伸出手说,“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①体会“迫不及待”“冲”字中包含的情感;②体会把瑞恩的表现放在文章的开头的用意:表达瑞恩内心无比的急切,使读者一下子感受到瑞恩的内心想法,使情感更加深厚。)
(2)“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一整天,“70元钱一口井”一直在瑞恩的脑子里转着。“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瑞恩下定了决心。
反复读瑞恩的表现与梦想。师评价。
(四)为梦付出
1.师:人不能仅有梦想,否则这梦想只能被称作胡思乱想的梦而已。那么瑞恩又为他的梦想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感受感受。
2.交流:
①(为筹齐70元钱,瑞恩所做的努力。)
逐句朗读,想象自己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身影。
有感情朗读。
②(当听到需要2000元时,瑞恩的表现。)
想象,他可能为了筹齐2000元,会做些什么?
③(当听到需要一台钻井机的时候,瑞恩的表现。)
有感情读好他的话。
3.师:瑞恩付出了很多,他义无反顾地付出,只为他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梦想!
比较前后梦想的不同,体会是梦想让瑞恩长大了。
4.师:瑞恩的梦想不仅使瑞恩长大了,同时也给非洲的孩子,非洲的人民——带去了幸福。
于是有了我们课前所读的那一幕——出示读。
(五)对话瑞恩
1.师:看着这一幕,作者由衷赞叹——出示“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师: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情感啊!包含着作者的、包含着瑞恩的父母的、包含着非洲孩子的、包含着非洲的人民的、也包含着我们这些读者的。同学们,面对这样的一幕,你想对瑞恩说什么呢?如果你是非洲人民中的一份子,你又想对瑞恩说些什么呢?而瑞恩又会怎么说呢?请同学们提起笔,选择一个人物写一写。
3.交流。
第二课时(概要)
(一)共同之梦
1.体会这个梦想不只属于瑞恩,他早已属于他的爸爸妈妈、他的爷爷、他的邻居们、整个加拿大,甚至于整个世界。它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找出其他人在为“瑞恩的井”这个项目也默默付出着自己的努力的语句,好好品读。)
2.体会瑞恩的梦想不仅使瑞恩长大了,不仅给非洲人民带去了幸福欢乐,也使原本远隔千里的人民维系在了一起,心与心交融在了一起。
(二)爱之力量
1.探讨梦想的来源、为何能如此无私地付出、非洲人民收获的仅仅是洁净的水吗?
2.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成什么题目?
3.探讨古今中外,人与人互相付出、互相关爱的例子。
(三)抒写感受
请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所得,写一写简短的课后感。
事先教师作一定的指导。
梦想的力量 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师:“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肯定学生的梦想,并激励他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筹齐:筹集齐全。本课是指瑞恩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募捐: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
颠簸:上下震荡。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声不吭:吭,出声,说话。“一声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
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引读课文,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
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
⑴ 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段话与前面写瑞恩在第一次捐钱时听募捐项目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得要2000块钱时的表现形成了对比:那时的瑞恩还不知道2000块钱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从“兴奋”到“坚定”,一方面表现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2000块钱,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定态度是不可动摇的。
⑵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作者在此点题,满怀深情地阐发议论,以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
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这不就是梦想的力量吗?
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题
1、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如果你现在就是5000多名非洲孩子中的一位,你会对瑞恩说些什么?
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你以后应该怎样做?
2、资料展示: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这一切来自于他6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帮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师:每个人都会有梦想,六岁的瑞恩在听到老师所说的“每人捐70元钱,就能让非洲的孩子喝上洁净的水”时,他有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
生:攒够70元钱,让非洲的孩子喝上洁净的水。
师:(师板书70美元)最初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怎样去做的?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层。
学生总结:他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妈妈洗吸尘器、帮邻居捡树枝,给家里的草坪剪草……很快,妈妈给他的储存盒里放够了70美元。
师:(板书力所能及)想象当他得到70美元时的心情/
生:激动、兴奋/
师:是的,他用自己的勤奋与努力赢得了家人、邻居对他的帮助,但这70美元能实现他的梦想吗?
学生默读课文第二层。
学生总结:70美元只够买一个水泵。一口井需要2000美元。
师:(板书2000美元)2000美元对一个家庭来讲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仅靠瑞恩自己还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攒得这2000美元太难了,但是瑞恩没有泄气,没有放弃,正是他对自己梦想的执着使得事情出现了让我们惊喜的一幕:生:他的行为和毅力感动了一位阿姨,阿姨通过媒体帮助他募捐,很快,2000美元就凑齐了。
师:(板书感动别人)让我们一起为瑞恩庆祝吧!(教室里想起热烈的掌声)
生:老师,还不能庆祝,因为瑞恩的梦想还没实现。
生:2000美元打一口井需要20个人干10天,太辛苦了,工程师告诉瑞恩需要买钻井机。
师:买钻井机?太难了,放弃了吧,瑞恩!
生:瑞恩不会放弃的,他的老师也已经被他的执着感动,带动班级的同学,一起为他募捐,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
师:(板书梦想成真)梦想!这就是梦想的力量!默读课文最后一部分,体会瑞恩看到自己的梦想成真后的心情。谈一谈你看到瑞恩梦想成真后你的感受。
生默读课文。
生:当瑞恩和自己的父母来到第一口井旁边时,看到了5000多名健康的迎接他的非洲小伙伴,他幸福的流下了眼泪。
生:截至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在干旱的非洲凿取了30口井,这30口井仅仅来源于瑞恩的一个梦想。瑞恩太了不起了!
生:做行动的巨人!昨天“每日格言”里写着语言的巨人是行动的矮子。当我看到瑞恩的梦想变成现实的时候,我懂得了人要做行动的巨人。
师:你是一个细心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相信你一定也会成为行动的巨人。若干年后,你的梦想也会实现!
生:光有梦想不行动就会成为白日梦。
师板书:说的真好!(板书梦想+行动=现实)瑞恩说出自己的梦想的时候虽然小声但很坚定,就是这坚定的声音,促使他克服了一个有一个困难,他用自己的行动唤起了更多的人的关爱和帮助,这就是──
生:梦想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 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什么)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课件出示问题)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3.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课件出示)
⑴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1.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⑵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一)学习1、2自然段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⑴ 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⑵ 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 课件出示文字资料:非洲缺水资料。
⑷ 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二)学习3~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实现这个梦想具体分几个步骤?
2.学生自学。
3.反馈:(“梦想”怎样实现的)
(1)筹集70块钱(板书)
瑞恩为攒够这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a.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朗读。
b.感受70元的来之不易
(2)筹集2000块钱(板书)
当他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00元时,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就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他的执着感动了好心人。妈妈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短短2个月,就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3)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板书)
同年9月,当他听工程师说人工凿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20个人干10天才可以完成时,他——读: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除了瑞恩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外,还靠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
4.回顾梦想实现的经过(课件出示)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
1.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村里的5000个孩子一起出来欢迎他。人们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感激的泪水。
2.齐读句子,出示: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
3.感受: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1)读14 ~17自然段,找出具体的事例。
(2)交流后,出示课件。
4.写话练习
课件出示: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
5.讨论:
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课件出示: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
五、课外延伸:
1.阅读小诗《梦想的力量》
2.寄语:梦想给人动力,勤奋创造奇迹!
板书设计:
梦 攒70元买了一个水泵
想 梦
的 筹2000元买一口井 想
力 成
量 攒钱买钻井机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