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话导入。
1、 板书:水
看到这个字眼,你的第一感觉或者联想是什么?
2、有位作家叫马朝虎,他写下了儿时记忆里的水。这水带给他怎样的特别感受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读正确。遇到生字,先看看生字表,再读准字音。
(2)读通顺。遇到长句子,反复多读几遍,不读破句。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共有几小节?
2、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吗?敢和老师比一比吗?
第一小节、第二小节、第三小节各请一名学生,第四至第六小节老师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试着在水的前面填一个字来概括我们所读部分的内容。
3、学生副板书:
缺水、盼水、惜水、爱水
三、感受缺水之苦。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让你觉得震惊的字词下面做上记号,待会儿来谈谈你的感受。
a “一个村子的人”、 “一处很小的泉眼”:可以想象取水人之多,水源之少。
b “十公里以外”:相当于从学校走到狼山,一来一回,取水多么辛苦啊!
c“排上一个小时”:取水的人多,等待的时间就长。
同学们,等水要一个小时,来回的路上要走上两三个小时,这样算来,一个人半天的工夫就只能取回两桶水,水多么来之不易啊!
d“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取水远、取水难、半天的工夫才能取回一担水。这稀少、奇缺的东西当然是最珍贵的了。
e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在这里,在这个严重缺水的地方,水比酒更珍贵,更受村民青睐。
5、 长长的路,小小的泉眼,重重的担子,珍贵的水,这就是作者儿时对水的苦涩记忆。读到了这些,看到了这些,我们都明白了,为什么作者会说——出示:(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我们都明白了,为什么作者会说——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出示:(请我喝酒,不如……成了村里人说的最多的话)
6、视频《涛涛的梦想》。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这缺水的日子,你最想用哪个字?
7、板书:缺水之苦
8、那么作者是不是在下面的文章里也具体描写这种缺水之苦呢?
四、体会浴水之乐。
1、作者没有写缺水的苦涩,却写了什么呢?
板书:浴水之乐
2、 他们洗澡的方式和我们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天”浴、“勺”浴
3、让我们再细细地读一读这“天”浴和“勺”浴的场景,想一想他们的感受。
出示:
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拦——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4、这“天”浴的时刻,大家是怎样的感受?板书:痛快
5、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痛快表现出来吗?
6、引导评价:有没有把痛快之感表现出来?
评价后再读,再评,再读。
7、这雨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它突然不期而至,犹如喜从天降,我们怎能不欢呼雀跃?这雨说不定即刻就止,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怎能不匆匆奔出?让我们读出那份喜悦,读出那份急切来。
8、“天”浴是那样痛快,“勺”浴同样舒服快乐。请你默读4-5小节,找一找你从哪些语句或者关键词语中读出了这样的感受?在空白处加上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