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2、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总导游”谈话引入。
1、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我是这次旅行的“总导游”。我们要请出四位“导游”作向导,由“导游甲”带路,主要的景物特点,分别由“导游乙、丙、丁”给大家作介绍。“游人”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导游”提出来。
2、随机指名学生当“导游”,其余学生当“游人”。
二、分析课文
1、展示图片。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莫高窟,请“导游甲”为我们介绍一下概况。
2、“导游甲”介绍莫高窟。
(1)介绍莫高窟概况,读课文第一段,带领“游人”进入莫高窟。
(2)投影莫高窟,让游人对照图,想象莫高窟“蜂窝似的”全貌,说说感受。
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3、“导游乙”介绍“彩塑”。
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看了这些景物,叫人赞叹不已。你最喜欢什么?请你来当导游介绍一下。
(1)展示“彩塑”的照片。“导游乙”对照画面并模仿姿势。
(2)请“游人”读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从而帮助理解“神态各异”。
瞧,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多么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了,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
(3)彩塑“惟妙惟肖”引得游人啧啧赞叹,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让“游人”说说。
(4)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导游”和“游人”相互问答。体会彩塑鲜明的特点。
再看,这就是那尊长长的卧佛,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卧佛的头部,这尊卧佛长达16米,你知道有多长吗?大概有我们的两个教室那么长呢!
(5)你能联系看到过的雕塑和莫高窟彩塑作比较,感受有什么不同吗。
(6)由“神态各异”展开联想,加深情感体验。
你能把这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是的,看到这些色彩鲜艳,线条清晰的彩塑,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
4.“导游丙”介绍“壁画”。
走出彩塑,让我们一起走进壮丽的壁画艺术。请“导游丙”给我们介绍一下。
(1)显示电脑扫描的壁画。
请“导游丙”给我们介绍一下。是的,这些宏伟瑰丽的壁画内容还很丰富多彩呢!有记录……的,有描绘……的,有反映……的,有描摹……的。真是一本敦煌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啊!
(2)请“游人”观察壁画,再看课文的插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
(3)“总导游”建议共同议论:
是的,这些宏伟瑰丽的壁画内容还很丰富多彩呢!有记录……的,有描绘……的,有反映……的,有描摹……的。真是一本敦煌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啊!能联系你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觉吗?
(4)“总导游”请“游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飞天”的美景。
壁画上的飞天成百上千。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飞天吗?你们用喜欢的语气来读一读,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