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案设计

2019-12-06
作者:江苏江都市高汉中心小学  徐小丽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9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   (板书:秦兵马俑)

(师: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秦”字的最后一笔是“、”。这里的“秦”字就是指“秦朝”。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国。可是,同学们知道这里的“兵马俑”是什么东西吗?指名说)

2、齐读课题。(理解了课题的意思,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过渡: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秦兵马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指名读自学提示。

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思考: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在书上写下你的感受。(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刚才同学们都用心去朗读了课文,读得非常好。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一些四字词语(出示词语灯片)认识吗,谁来读读?(指名读,提醒:读出词语的韵味 师评价)

(2)、我们一起来读,你能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什么规律?(指名说)

(师评价:同学们真是有心人啊!)

3、指名交流: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领会过渡段的作用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具体介绍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能到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吗?

2、生朗读思考,指名说,(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3、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兵马俑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方面是   (齐说)

第二方面是   (齐说)这两个特点作者是用哪对词巧妙的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

在我们要讲清楚一个人或一事物的两个特点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生说“不仅、而且”)那么,请你想想你怎样介绍好你喜欢的人或事物的两个特点呢?(用“不仅。。。。。。而且。。。。。。”说话)

4、再读过渡段,浏览全文,思考:这段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指名说)

小结:过渡段既能概括上文,又能引起下文,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