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杜朗口先进的教学经验之后,我们中心校又结合“洋思”的教学经验和本区所有中小学的实际情况,试推行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5”教学模式。下面是我采用本模式设计的一节语文课,愿与各位同行进行研讨,望提宝贵意见。
《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
作课人:开发区北席学校 杜彦蕊
教材分析:《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
教学理念:学生以自学、互学为主,教师以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走进学生,帮助学生质疑、解疑。
教学目标:
1、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来学习9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感悟幸福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幸福在哪里》歌曲磁带;预习提纲及预习检测题。
学生:根据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课前:播放歌曲《幸福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谈谈歌曲中唱的幸福在哪里呢?
2、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真正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埃林·彼林的童话故事,找寻其中的答案吧。
二、组内交流
1、小组内交流独立预习中发现的的问题。互相补充,由组长将本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
2、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
三、组间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将本组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2、其他小组能帮助解决的及时解决,仍旧不能解决的由老师记录下来,点拨引导帮助解决。
四、质疑点拨
1、教师整理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给予点拨,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2、重难点之处,提醒学生及时做笔记。
3、课堂小结。
五、达标检测
1、教师发放检测题,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组内矫正答案,用等级制(abcd)记录评价结果。
3、教师按等级收齐检测试卷
《幸福在哪里》预习提纲
一、预习目标
通过预习能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的条理;理解三个牧童是怎样找到幸福的,并弄懂幸福的含义;学会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二、预习过程
1、自读课文2至3遍,画出生字词和重点句子。然后查、写、记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抄写画出的词句。
2、精读课文,初步感受幸福是什么。
阅读要求:读得流利,读出感情,可自读,也可互读。并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词句画出来。
3、自由交流,解决疑难。
(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理解分析,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1)交流:三个孩子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