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

2019-08-13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生字、新词2、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词语及过去学过的词语。3、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4、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你能给这些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本单元学过的字和词吗?
风-枫-枫桥    办--苏—姑苏   衰—蓑—蓑衣  立—笠—斗笠
兔—冤-冤枉   东-栋—栋梁
二、读词语,找特点,写词语。
“特点”指的是在一个词语中包含着“人(他人)”和“己
1 、 要写约定俗成的短语或者成语,不要随意编造。
舍己救人、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在全班交流语言积累。
三、读读,说说谚语的意思
“说说谚语的意思”主要是说它的比喻义或引申义,有的谚语也是成语典故,
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本意是: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风险就不能取得成功。语出《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2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本意是:道(正气)高一尺,魔(邪气)就高一丈。原指正气难以修得,邪气很容易就胜过正气。后来多用来比喻双方的势力、能量、手段一方比一方更强。也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3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意思是:明明知道前面有艰难险阻,却坚定不移地前进,决心战胜艰难险阻。比喻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4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意思是:想要别人不知道(你做的事多指坏事),只有你不去做。或者说,你做了事情就别想不让人家知道。多用来劝诫那些想做坏事而又心存侥幸不让别人知道的人。
5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意是:好的药虽然很苦却有利于治病,中肯的话虽然难吠却对做事有帮助。这句话是希望人们能够听进别人尖锐的批评。原为‘‘恿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出自我国古代童蒙教材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1、读读短文说说丑姑是个怎样的人?相貌丑,心灵巧,机智勇敢。——这是
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训练过程。
2、你是从哪些事情看出来的?具体事例。——这是从抽象概括又回到具体的过程。
《丑姑》这个故事很有趣,她的智慧和勇气对于学生的心智,对于学生
评价人物的“眼光”都会有所启迪。
3、给这篇故事换一个更恰当的题目。“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4、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丑姑貌丑而心灵,机智勇敢。她两次解答了老公公故意设计的难题,
帮助公公回敬了皇帝的“故意为难”,使皇帝感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课后小结:利用表格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了写人记事文章的理解方法,学生再进行阅读理解时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
练习
检查背诵和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