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26 词二首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单 元:第六单元——丰富多彩的文化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词作情景交融、恬静自然,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词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上阙写夜景其实是烘托,下阙写避雨才是词作的旨趣所归。
《如梦令》大意是讲述诗人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陶醉,找不到回家之路,撑船到处转,没想到闯入了荷花丛中,惊醒了一群同样“沉醉”的鸥鹭。
作者用语生动流畅,风格清新自然。词作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画来抒发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创造含蓄深沉。通篇见景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为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藕”,掌握“鹊”和“藕”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
3.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词句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对词的理解,感悟词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词的学习、意境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与熏陶。
4.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探究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的意境,借助语言文字,充分展开想象,感悟词中景、心中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重难点分析:
l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词句的含义。通过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诵读,并为他们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让他们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美读,在美读中编创,从而使阅读、理解、积累、运用这一学习流程循序渐进,在阅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中国古诗词的美好情趣。
l 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难点。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照注释,已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但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使其不能深刻理解词人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必须结合词人的生平背景,教师适当地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
(二)学生背诵。
(三)记得这首词是谁写的吗?(南宋词人辛弃疾)
(四)课件出示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五)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学习他的另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六)课件出示理解题目:“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山道中”是词的题目名。
(七)课件出示教师介绍黄沙道。
二、初读词作,初步感悟
(一)自己放声读一读,读通,读顺。
(二)指名朗读,并让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