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古希腊《伊索寓言》
阅读目标:通过本节课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走进故事,了解寓意。
课前准备:课前选取《伊索寓言》中的精彩故事读给学生听,再引起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推荐学生大量阅读。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伊索寓言》这本书中有多少个故事吗?
生:大概有四、五百个吧!
师: 那你们已经读了多少个故事了?
生:我读了《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蚊子和狮子》……
师:看了不少呀!
生:我除了刚才那位同学说的以外,还看了《狼狈为奸》、《乌龟和兔子》、《狼和小羊》和《毛驴和骡子》等等。
师:不错,看得确实不少了。
生:老师,除了后面的几篇故事还没来及看以外,其他的我都看过了。
师:看来你是真的很喜欢喽,还准备继续看下去吗?
生:还要看。
师:你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师:《伊索寓言》这本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涵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也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那么你最喜欢那个故事?是什么吸引了你?
(因为前期让学生每天阅读一到两个小时,学生的阅读量也很大,所以现在要留出多一些的时间给孩子回忆思考)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最喜欢《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了。说的是: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它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师:是啊,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呢。
师:还有那位同学说说?
生:我比较喜欢《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这个故事。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