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思考:这是一篇记事写人的文章。文章共11节,段落比较多,课文比较长。但故事内容较为浅显。主要讲了主人公法布尔小时候着迷于昆虫的故事。
全文可以分成三或者四部分。
第一节为第一部分,交待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
第二三节为第二部分,讲的是本文的第一个故事:捉纺织娘。
第四到十节为第三部分,讲的是第二个故事,也是本文的重点:观察采集昆虫。
第十一节为第四部分,讲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将他引入了科学的殿堂。
文本价值及教学价值:
本文采取记叙的形式,通过讲故事来揭示法布尔成功的秘密。文章第一节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对法布尔的生活环境做了简明扼要的描述,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有对小溪的描写,有对花草的描述,更多的是对动物的描写。突出了重点。最后一句写出了法布尔对小虫子的态度,“非常着迷”是对这一态度的初次概括。
通过两件事情来写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的入迷。两件事情一详一略。对第一件事情的描写相对来说较为简略。但是语句的信息含量还是非常之大的。“暮色笼罩”可以看出天色已晚,而法布尔还不见踪影,以时间来衬托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妈妈,握在这儿呢!瞧,握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字里行间充满着捉到虫子的自豪、兴奋。“三天前”也显示出了法布尔早就开始留意这只虫子。“动听”、“唱歌”反应了他对昆虫的态度。
第三部分主要写捉昆虫。可是正面写捉昆虫的语句只有一段。这一段有对昆虫样子的描写,有法布尔看到虫子时发出的惊讶,还有捉昆虫、装昆虫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形象的写出了他对昆虫的热爱、呵护。其余段落中,一段总写法布尔的做法,两段写父母的责骂反衬法布尔的痴迷。十段更突出写出了他克服阻力、不怕困难的表现。
思考:本文该抓什么?怎样抓?
通过品味语言文字,立体的品味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应是本课力求达到的东西。学生通过读课文,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感知法布尔的痴迷应不是难事。只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这种着迷、痴迷,树立起一个栩栩如生的法布尔,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从着迷到迷恋再到痴迷,是本文的一条较为明显的情感线,比较容易抓,那么这条线是不是要明显的抓,还是另取一路呢?思考。
落实“以激情点燃激情”、“引导学生说真话说实话”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及评价,朴朴素素教语文。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预习课文,结合自己理解,在文中做出批注。
收集资料,了解法布尔其人其事,并能将所收集内容用自己的话叙述。
第一课时
目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课文预习情况,了解故事梗概,给课文分段,并确定法布尔在学生心目中的整体印象。精读课文第一节。
一、导入: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到5?班来讲课。说来我们以前也曾经共同学习过一些课文,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是不是?
知道我们要学习哪一课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谈谈你对昆虫的了解或感受。
这篇课文写了谁?法布尔,介绍法布尔
他是怎样看待昆虫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检查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