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知道这三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从中受到教益。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教学准备:课外阅读《伊索寓言》,了解《伊索寓言》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揭题
1、              板书“寓言”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什么叫寓言吗?课外你们读过或听过《伊索寓言》哪些故事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伊索和他的寓言吗?
2、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伊索寓言》里的三个故事。
二、        初读感知
1、              自由读文,提出自读要求:
(1)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的句子;
(2)边读边思考:这三则寓言各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检查自读效果:
(1)         出示词语卡片:
狐狸  葡萄  馋得  酸的  惊慌失措  粪便  戒心
a、          指名读、抢读;
b、          指导“馋”、“慌”与“谎”的写法;
(2)         指名读文,注意指出“狐狸”、“葡萄”中的第二个字的读音是轻声,
(3)         联系读文理解“惊慌失措”、“一贯”、“圈套”、“戒心”;
三、        再读复述
1、              自由读文,试着复述这三个故事;
2、              指名读文,复述故事。
四、        作业布置
1、              每字写两遍。
2、              课后继续读这三则故事,用“||”试着给每个故事分段。
3、              课外朗读《伊索寓言》并写下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