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谈礼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字词,正确辨识文中的多音字“校”。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预习导航:
1.自学生字新词,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两个。
2.正确辨识文中的多音字“校”,标注拼音,能借助工具书分别组一个词。
3.正确辨析形近字:嫌、谦、赚、镰、廉、兼。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至少两遍。
5.查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彬彬有礼”“出言不逊”“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纠纷”“和谐”。
6.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有关礼貌待人的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
2.板书课题:谈礼貌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 指名读课文新词、难读的句子。
咳嗽  纠纷  岳飞  态度粗暴  出言不逊  彬彬有礼
宽容  师傅  和谐  减少矛盾  思想情操  文化修养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形近字组词:嫌(    )谦(     )赚(    )镰(     )廉(   )兼(      )
◆描红
2.齐读课文,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这篇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5个。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1)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第二部分(2—4)列举三个例子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文明用语的好处。
第三部分(5)总结全文。
2.我们把这篇课文分了三个部分,谁来总结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以举例子的方式,向我们说明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学习第1自然段)
1.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点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4.小结:从对古训的解释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礼,就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语。(板书:态度、言语、彬彬有礼)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