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3、懂得生活中要学会爱,珍惜爱,付出爱。
二、教学重难点:品读文章的细节,感受主人公之间的真爱,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三、教具准备:卡片(爱是……)
教学过程
一、质疑爱10
1、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飘浮着桔黄色光景的美丽黄昏,继续来学习课文,
2、课文一开始女儿问母亲:真爱像什么?母亲是如何回答的?(完成题目:爱如茉莉)
3、这样的回答,女儿满意吗?其实,女儿心里还有一句话,因为看着妈妈一本正经有样了,给咽了回去,现在,老师不嗔怪你,你把他“吐”出来。
4、板书:这也叫爱
5、女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差点笑了出来,知道为什么笑吗?(不可思议,莫名其妙……)
如果要给这句话加上一个标点,你觉得应该加什么标点?(加问号)这是一句问句,而且还是一句反问号,他的潜台词是――这不叫爱。
6、女儿为什么认为“像茉莉那样的爱”不叫爱?在女儿看来,茉莉只是一种怎样的花?
7、师归纳板书:平淡无奇
8、是啊,女儿心目中的茉莉,不艳,不香,又那么小,那样平淡无奇,怎么可以说爱就如这茉莉呢?
二、 发现爱
过渡:但是母亲的一次生病住院,如同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中,也让女儿对爱有了新的发现。
1、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走进课文的第二部分,快速地扫读一下课文的6-17小节,如果我们按时间来划分,可以分几个层次?
2、第一个层次,老师如果用“吃不下”三个字概括、那第二个层次,你可以用哪三个字来概括?(睡不好)
3、是啊,吃和睡,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场景,它们同样,是那样的(平淡无奇)
4、同学们,别小看了这份平淡无奇,那爱,就静静地流淌在这一个个生活的细节里边。哪些是细节呢?或许是人物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或许是不经意间所做的一个动作,或许,仅仅是一个表情,这些细节,在阅读的时候,要特别地关注,另外,还要感受语言,或许一个字,或许一个词,或许是一句话,如果你用心体会一下,可能就能体会到那茉莉般的,淡淡的爱。所以阅读这篇文章,要静静地读,要关注细节,然后感受语言。
5、找一找,品一品,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这份爱的存在,拿起你的笔,把它圈划出来,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好,捧起你的书,静静地读一读课文的6-17小节
6、生细读,师巡视(五分钟左右)
交流预设:(十五分钟---二十分钟)
爱在父母身上。15
第一层感悟:通过细节,感受父母在互相以对方为重,为对方付出与牺牲。可细讲一点,由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抓重点字词谈感受,不到位师再引导,到位真接总结。
细节1母亲躺在病床上说的那段话少
体会母亲病重(虚弱)但是饺子更重,为什么母亲一定要让父亲先吃上这顿饺子?(让父亲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归纳,母亲对父亲的爱体现在把对方看得比自己要重,
总结:原来这就是爱,爱就是母亲在病床上惦记的那份饺子。
指导朗读好这段话,注意虚弱的语气 (个体读为主)
细节2父亲直奔医院
体会“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