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
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
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
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
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师: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生:读课题 爱如茉莉
师:理解课题
作者形容茉莉花用了一个什么词语?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3)文中母女俩的话题是什么?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揭示了“爱如茉莉”?
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 掏出 揉揉胳膊 缕缕幽香 莫名其妙 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 蹑手蹑脚 叮嘱
(2)指名分节读课文(1-5、6-8、9-12、13-16、17-18)
(3)文中母女俩的话题是什么?作者形容茉莉花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揭示了“爱如茉莉”?
(6-16)
板书:平淡无奇
相机理解:平淡无奇
三、精读课文、读中悟“爱”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6-16)自然段,一定要出声,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师:读的时候要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语言是有温度的,是通过字或者词(表)现出来的。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师板书: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交流
师:先把自己划出来的读给大家听,从哪些细节,哪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
根据学生的回答,不分先后,相机出示句子: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记住,------再告诉他------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师:抓住这段话中的字词谈谈你的感受。
师:在妈妈心里,生病与饺子哪一个重要?
生(齐):病!
师:在妈妈心里?
生(齐):饺子。
重点理解“虚弱”:病后身体很虚弱。
师:从虚弱这词你体会到什么呢?(生病的妈妈想到了答应爸爸的那碗饺子,想到了爸爸会对自己的病情担心,却唯独没想到自己。这种爱让我感动。)
“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爸爸关爱妈妈;妈妈了解爸爸。
师:爱其实很简单,很多时候爱就表现在一句话上。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份爱表达出来。
指导朗读:“记住、再”读重音。指名读,集体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然而,爸爸没有吃……便直奔医院.。”
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爸爸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