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2份

 《秦始皇兵马俑》这份课堂实录,体现了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和特色。整堂课都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始终只起到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鼓励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无论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词句的品析,始终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上面,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电脑已经风靡全球,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课件演示),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揭题)。
  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深入研究第三、四自然段。请大家快速自由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生:(快速自由读)
  师: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谁来简单说说?
  生:这两个自然段写了秦始皇兵马俑的神态和军阵。
  师: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说。
  生:第三自然段写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第四自然段写了奏始皇兵马俑的神态。
  (师板书:神态军阵)
  师:就让我们先下到坑内,去目睹一下这个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俑的风采吧!请大家先读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
  生:(齐读第一句话)下到坑内近看,这些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师:什么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呢?你会说吗?
  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就是说他们的神态各不相同,而且做得像真的一样。
  师:有补充吗?
  生:“栩栩如生”就是逼真生动,像真的一样。
  师:对,古代的雕塑家们把兵马俑雕得像活的一样,高明的作者又把他们写活了,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它们读活呢?
  生:行!
  师:先练一练,重点练读你最喜欢的那个兵俑或马俑的语句。
  生:(自由练读)
  师:谁先来读?
  生:(读老战士句)
  师:这个老战士给咱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哪儿看出来?
  生:我觉得他很会打仗,在战斗中立了许多功劳。
  师:是的,他在战斗中一定非常勇敢。还有谁来补充吗?
  生:我觉得从“虎视眈眈”可以看出老战士非常凶猛。
  师:对谁凶猛啊?
  生:对敌人!
  师:老战士对敌人充满了分恨,那我们怎么读才能把老战士的形象读活呢?谁先来?
  生:(读句)
  师:够凶猛的,谁再来试一试?
  生:(再读句)
  师:面对这样的老战士,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
  师:下面的课文,谁来读?
  生:(读新兵句)
  师:大伙儿喜欢这样的小战士吗?
  生:喜欢!
  师:喜欢他什么?
  生:一脸稚气!
  师:“一脸稚气”就是说——
  生:还没长大似的。
  师:显得怎么样呢?
  生:显得很生疏。
  师:显得很生疏?有意见吗?你说呢?(另指一生说)
  生:显得他缺乏战斗经验和很年轻。
  师:很年轻,给我们的感觉是那样天真、活泼、可爱,是吧?谁来读读?
  生:(读句)
  师:读得好!谁愿意再读一读?
  生:(一位基础较差者读句)
  师:今天你能读,老师很高兴,大伙儿一起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