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重点 运用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边揭题边审题。
    秦始皇谁知道? (公元前295一前210年),姓赢,名政,是秦王朝的建立者:“俑”指什么? (古代殉葬的偶像)兵马俑又指什么? (古代瓷制成的兵马殉葬的偶像。) “秦始皇兵马俑”你们是怎样理解? (秦始皇安葬时所陪兵马殉葬的偶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音,理解义。
    音:膘俑铠栩
    形:镌铠
    义:门楣铠甲栩栩如生虎视眈眈屡建战功膘肥体壮箭囊慕名而来包抄
   2.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从明6几个方面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划出课文的词语或句子来回答)
     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
     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
     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
   3.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写什么? (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结合简介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及其它情况。在陕西省临潼县的秦始陵墓,规模宏大,今尚存高76米,底485~515米夯土陵丘。陵园有二城,内城周长2525米,外城周长6294米。1974年后在外城东前后发掘出三个兵马俑坑,内有大量大小与真人相仿的彩陶兵马俑,武士俑披甲着袍,持实战兵器,形态逼真,排列有序,再现了秦代军队的阵式、编制。
     兵马俑的出土在我国考古上的地位。
   4.本文可分几段,说说每段段意。
     全文分三段:一、1节、二、2—4节,三、5节。
     (段意见课后第2题。)
  三、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1.学习、理解单元学习提示,理解。
    2.运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四、课堂练习:练习册1—4题。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⒈根据意思写出有关词语。(可书面练习,出可抄在小黑板上。)
   ①竖着耳朵,瞪着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
   ②形容生动逼真,同活的一样。(   )
   ③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   )
   ④绕到敌人侧面或后面进攻。(   )
  2.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讲,指名讲。并要求学生讲出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板书壮观阵容神态
  二、课文第—大段
  (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极为壮观,课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
   (用小圆圈在文中圈出。(闪闪发亮镏金大字宽敞明亮足足两个足球场半圆形没有柱子)
   2.为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壮观。门楣上镌刻着大字。
    ①门楣上镌刻着几个闪闪发亮的镏金大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面大厅很大。
    ②里面是—个宽敞明亮的大厅,足足有两上足球场那么大。
   3.有表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这段的观察顺序是一从外到内。
   5.总结学法:划出重点词体会理解义有表情朗读理观察顺序
  (二)运用刚才的学法,自学下面的自然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