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写动物的取材谋篇方法;
   2.学习体会本文表达的勇敢、自由、进取的精神和崇高友爱的感情,及对不受羁绊的充满活力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体现的思想精神。
   2.难点:文革年代人们的处境。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周涛,原名周小涛,1946年3月15日出生,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神山》、《野马群》及散文《巩乃斯的马》、《哈拉沙尔随笔》等。祖籍山西,在京启蒙,少年随父迁徙新疆。1969 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
    目前出版诗集、散文集20多种,深得读喜爱。曾获全国诗集奖和全军八一奖,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系新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当代中国最具个性魅力和文学气质的优秀作家。
  二、词语:
   ◎生词:
    丑陋畸(jī)形龇(zī)牙大鸣滑稽驮(tuó)着唿(hū)哨颠簸歉疚(jiù)鬃毛牝(pìn)马马驹(jū)儿穹(qióng)庐毡(zhān)房倏(shū)忽悲怆(chuàng)后裔(yì)兵马俑(yǒng)
   ◎词解:
    安贫知命:安于贫穷的生活,知晓自己的命运。
    尤物: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当之无愧:能承受各种荣誉或称号,名副其实,一点也不惭愧。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
    马踏飞燕:东汉青铜奔马。
   ◎名句:
    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刺客列传》)
    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马诗》)
  三、课文解读:
  (一)总体把握:
    1、熟读课文,有表情地朗读描写马奔的两个场面。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马的见解。
  (二)内容探讨:
   1、课文是怎样揭示巩乃斯的马的性格的?
     ——(1)比较;(2)以浓笔重彩,描绘了两幅巩乃斯马奔的壮阔图景;(3)展开联想,揭示马与人类的艺术和历史生活的密切联系。(4)描写与议论、抒情并用。
   2、说说作者的思路:
     ——比较引出——描写抒情——联想议论
   3、按此思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说出各部分的大意。
     ——①通过比较,指出“马”是“天地之间的一种尤物”。
       ②通过两个马奔的典型场面,表现出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③展开联想,表达对马的品性和精神的赞美与喜爱。
   4、第一部分中,作者用了哪些动物与马对比,这些动物各自的和共同的缺点是什么?
    在书上划出。
   5、把第二部分划成三个层次,并写出大意。
    ——①写雪夜骑马狂奔的场景。
      ②对马的观察、思考及其带来的艺术享受。
      ③写草原上的马群突遇暴风雨狂奔的场景。
   6、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并朗读。
     ①马能给人勇气,给人以幻想,这也不是笨拙的动物所能有的。在巩乃斯后来的那些日子里,观察马渐渐成了我的一种艺术享受。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