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设计思想: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本文不同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军事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选编本文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
    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课堂朗读等,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有感情朗读。
难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世界上美的东西很多,中国有耔传统美德,锦绣河山,外国有异域他乡风光文化。本组课文学习,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随同作者漫游世界,到德国、泰国、威尼斯、非洲等地方,感受异域风情与文化。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了解非洲的色彩斑斓。
那么,就让我们跨跃时空乘坐大连港启航的威尼斯小艇跨江过海,驶向蓝色的多瑙河,奔向日莱茵河畔,观赏德国风情特点。齐读课题。
读课题结合预习,课题有怎样理解?
本课是季羡林老爷爷的一篇文章。他早年在德国留学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自己的花让别人看。
简介作者,季羡林有关资料。(学生自己查的资料,)
师出示作者图片,及与合影。(师讲解作者95岁生日时,温总理看望他,和他探讨和谐话题)
德国有关资料:蓝色多瑙河、莱茵河等。
过渡:总之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风光美好,民族奇丽。那么作者在德国看到了怎样的奇丽景色,请同学们看书。
初读整体感知
默读,浏览课文,从整体上感受课文,你感受到什么?
学生浏览后交流:
主要内容
弄清文章结构顺序。
读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范读录音,注意倾听,体会怎样读才能读出作者当年的情感,心声。
学生听后感受。
学习读法并说怎样读。
注意生字新词:脊梁(jí  liang),莞尔一笑(莞多音字)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耐人寻味  应接不暇等读音、写法。
重点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
再读课文,质疑批注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质疑:画出不理解词语,对不理解内容质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