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猴王出世》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课文比较短,语言精练,节奏感强但全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充分朗读。
教学流程:
一、 课前三分钟。
教师简笔画出山水图并播放《西游记》主题曲。
(评:课前导入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共同参与,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走进神话,激发兴趣。
1、 课件展示出《西游记》课文中的插图画面。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以前听过吗?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西游记》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之一,大家对《西游记》了解多少?(学生说出自己的课外积累)大家的课外积累还真丰富,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这部古典小说的一个片断,师板书:猴王出世(齐读课题)
(评:走进神话故事,让学生的课外积累服务于新课的学习,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优美。)
2、 紧扣提示,明确目标。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67页,读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给我们提了哪些读书的要求。(学生自读并在提示中注出要解决的问题。)想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多读一遍你就会多一些收获。(学生自由读文)
(评:过渡语言不仅提出了下一环节的学习目标,还暗示了学生多读书就能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直观学文,感悟猴趣。
1、 观看课件:
石猴出世充满神奇、十分有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你知道石猴是哪里来的?请把你看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相机板书出:仙石迸裂
(评:读文感知了石猴是怎样出世后,再播放动感课件,让学生由感知——感观了石猴出世的全过程,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2、 这只猴子怎样生活呢?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这只快乐的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
过渡:同学们,俗话说亲自耕耘才能体验到收获的快乐,所以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主学习课文,感受一下这只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
3、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的句子读读
四、多项互动,体验猴勇。
1、说收获: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体验)
2、知猴勇:引导学生通过读文归纳出:(用引读的方式)
师:这是一只勇敢的石猴,表现为——
生:它面对瀑布,一听“哪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既称它为王。”
师:这是一只聪明、机灵的石猴。表现为——
生:它引众猴进洞享受这天造地设的家当,它引众猴说话要言而有信。
3、看影片,悟经过。
播放《西游记》中石猴成王的影片片断。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成王的经过。
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体验,有所收获,学生在已有的感知、感观的基础上,再来评说,这样做将书面的语言文字内化为学生的感知体验。
五、再品词句,欣赏美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