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案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桥》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共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4、教师课前准备:利用百度搜索,收集各地遭受洪灾的视频和图片素材,制作ppt教学课件
【教学课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桥》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人们在山洪来临时都惊慌的涌向窄窄的木桥。
第二部分(第7~23自然段)写老汉为了让村民安全过桥,牺牲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
第三部分(第24~27自然段)写洪水退后,一位老太太来桥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放肆、狞笑、豹子、拥戴、清瘦、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这篇课文计划用2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山洪的特点,强化教学气氛。制作课件时通过百度搜索,在大量的搜索结果中选择能表现本课内容的声音、图片和视频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一个村子里,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她和村里的一百多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板书  桥。 
【百度搜索】
2、集体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朗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老师检查你们的读音,请看屏幕。
  (个人读,男女  全班)
3、读音没问题,请同学们再次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完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洪水
                             老汉
三、创设情景,感受山洪的凶猛。
导语:一连下了几天的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一起回顾那可怕的黎明。(播放洪水视频)
【百度视频】
看完问,你看到了什么?
1、请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山洪,暴雨的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写上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
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生读出)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