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 

.支玉恒教学实录——《草原》 

.草原

1草原(a、b案)

第五单元备课《草原》、《珍珠鸟》、《零点降生的女孩》、《母爱》及练习五。

一、复习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课文的线索:

  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学生可从课文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随作家代表团去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感受到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草地辽阔,有很多的牛羊,草原很大很美很绿等。)

  2、师: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草原去感受草原美景吧。

    课件播放草原美景部分。


二、学习“远迎客人”

  1、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蒙古族同胞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是怎样迎接的,请看画面。(出示课件迎客画面)下面大家自己读书希望能做到边看边想边划出你感受或体会最深的句子,在书旁写出你的感受。

    板书:

  读课文划句子谈体会 

   2、学生汇报:

     说说你的收获吧。懂得几十里外迎接、骑马带路是蒙古人的特点,看出主人迎客的隆重热情,“飞”反映了主人迎客心情急切。

     从“来到几十里外欢迎客人,立刻扭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车左右与前面引路”等地方体会主人的热情礼重。

     指导两个比喻句,幻灯出示:
    ⑴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比喻河。)

⑵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古族同胞。)

 

     小结:

     这些比喻的特点恰当生动,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建议大家把它背熟并抄写在笔记本上。

     齐读。


三、自主合作学习后面三部分

  1、总结学法:

    课文又是怎样写我们的亲切相见、主人热情款待及蒙汉同胞联欢的呢?同学们,书要自己读,以下几部分内容让大家自主学习。怎么学?让我们看看刚才是怎么学的呢?

    总结学法:

    看画面、读课文、画句子、谈体会。

  2、自主合作学习:

    同学们可选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内容学习,喜欢一个人静静看的就自个儿学,喜欢跟同学共同研究的同学可几个人商量好学习内容,自主组合一个小组。自己先看,有了一点心得以后,就互相讨论,学完一部分内容弄懂后再去学习另一部分。

  3、全班交流:

    我们先来看画面吧(播放课件)

    (在汇报介绍过程中随机出示有关课文片段,以幻灯画笔指导,在学习热情款待部分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

  4、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从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等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招待我们,干部老翁这些有地位的人给我们敬酒,鄂温克姑娘给我们唱歌,小伙子给我们表演赛马踤跤等,饭后进行一系列的联欢活动可见主人的热情好客豪爽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