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了解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知识的迁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明题意
师:齐读课题。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
生:《难忘的一课》指的是印象深刻的一节课。
生:《难忘的一课》指独特的一节课。
师:说得好!到底是怎样难忘的一节课呢?带着你们对课题的理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全班学生读课文。)
二、找主线,理脉络
师:读了课文之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教师板书)
师:这句话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你能用最简练的话说说吗?
生:第一次是老师写出的,第二次是大家读出的,第三次是作者说出的。
师:很好。你们读课文读得非常仔细。
三、精读第二段
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一次出现是老师写出的,把文中描写老师写字的句子找出来。
生:“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课件出示)
师:哪些词最能表现老师写得很认真?
生: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师: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谁愿意来试一试?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的朗读:认真、一字一顿。)
(生读:个别读,小组读。)
师:老师不但写得吃力,读得也不太熟练。(“不太熟练”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你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吗?
生:“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生:“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准许的。”
师:是的,中国台湾被日本抢占50年,这期间人民连自己祖国的语言不能说,文字不能写。一旦光复,中国台湾人民就努力地学习国语,从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生:日本人太可恨。
生:中国台湾人热爱祖国。
生:中国台湾人喜爱祖国文字。
师:老师是怎样教学生读这句话的呢?请同学们在文中划出有关的句子来。
生“接着,他先用闽南话……火热的真挚的心。”(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标出这句话的重点词。
生:我认为这几个词是重点: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的、真挚的。
师:试着把这几个词读重音,体会作者此时的感受。
生读(个别读、男女读、集体读)。
师:老师为同学们富有感情的朗读感动了。当作者看到这动人的情景时,他又会怎样做呢?
生齐读:“我被这动人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现在听老师朗读这一段。
(师范读。)
师:到此为止,文中第二次出现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读了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吗?让学生练习口头表达。
生:作者被师生的爱国热情感动了。
生:这句话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我从中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师:说得好,掌声鼓励。
师:谁来小结一下第二段内容。
生:写作者在这所小学看到师生们很有感情地学习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