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表现了父子之间深深的情意。本单元几篇课文表现并赞美了父爱、母爱、师爱、亲邻间的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纯真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育他们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个角落。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二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语段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理解信念和父爱的伟大力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子俩十分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四、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教师和学生搜集有关地震的材料。
3、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这次地震音频、父亲在营救儿子时候的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17、地震中的父与子。(生读题)提起5.12,相信大家马上会想起那场巨大的灾难——四川地震。相信大家现在还记忆犹新,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放课件)。生再读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品读课文,了解父亲的了不起。
(不动笔墨不读书)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划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写上批注。
1.了解: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学生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父亲了不起的相关的语句。
(1)生汇报,师课件出示: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件出示),请学生读第一句话,感悟句子,指导朗读。
(2)在36小时挖掘过程中,曾经有很多人来阻挡父亲,那么在课文中到底有哪些人曾经阻挡过他呢?
(3)请一位同学读第二句。这句是对父亲的什么描写?(外貌描写)自己小声再读这一句,你们能想象得出父亲在这38小时的时间里都做了些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
2、小结,感情朗读。
三、抓补白点,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引读课文父与子的对话部分:“当挖到38个小时,突然听到…(出示课件)(师生对读)。
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儿子啊?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出你的体会。
(1)你找到了那些语句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谁把想的说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