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无论发现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父与子之间的心灵之约,更是一种伟大的承诺,正是这种承诺的力量,才使得父亲在儿子被大地震埋在废墟中时,连续38小时不停地挖掘,终于把自己儿子和其他13名儿童从瓦砾中救出。这是父亲的“了不起”。当安全出口被开辟出来后,“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看似简单的话语,却是从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是在地震后被掩埋38小时后,即将获救但又随时面临危险的情况下说,造就了儿子的“了不起”。一对父子,演绎了一个传奇故事。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爆炸”、“废墟”、“破烂不堪”等词语意思。
2、能有感情在朗读课文,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
3、能感受“父爱的伟大”。
4、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对这对“父子”的真实情感。
教具准备:1、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地震”
师:同学们,看到“地震”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5.12四川地震)
师: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使得6万9千多名可爱的生命过早地凋谢了,使得3000多孩子瞬间成为了孤儿。地震是残酷的。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了一场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个传奇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这个故事,认识这对父子。
(完成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感知大意。
1、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
(3)、地震中发生了什么事?
2、生自读课文
3、交流汇报
(1)、这是一场怎么样的地震?
(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内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①    指导朗读: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突出“大”)
②    出示“大地震图片”
师:我带来了一组当年大地震的图片(课件出示)(简介几组图片,屏幕随机出示:废墟,大爆炸、瓦砾、理解“爆炸”、“废墟”)
(2)    地震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他人的劝阻,手无寸铁在废墟中连续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
(3)  

文中是怎么样评价这对父子的?

(了不起——板书:了不起的           )
三、精读课文,品味父亲的了不起
1、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这位了不起的父亲,你们从哪些语句能体会父亲的了不起(①他挖了6小时——到处都是血迹。②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③别人来劝他,他还是坚持。)
2、琢句感悟父亲的伟大。
(1)屏幕出示:“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①有哪些人来劝父亲(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
师:他们是怎么劝的?(①太晚了,没有希望了。②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③你很难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