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爆炸”、“废墟”、“破烂不堪”等词语意思。
2、能有感情在朗读课文,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父亲从儿子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段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父亲从儿子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问:在平时生活中,你认为谁最关心你?
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母爱如太阳温暖而热烈,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许我们平时不太在意它,可这种平凡的爱在危急时刻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走进课文体验维达尔无私的父爱。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地震的可怕和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读课文。
3、读后回答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并把话说完整)
(2)出示词语(让学生读词语,指导书写:爆 砸)
4、这是一对_____的父与子。
二、朗读感悟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本节课我们先学习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次序根据学生找的情况进行)
句子1: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父亲在实现,儿子在坚守。)
句子2: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
(别人来劝他,他还是坚持。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句子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就是文字处理的魅力,这就是文字的艺术,短文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漫长,地震中,一位父亲手无寸铁在废墟中连续挖了38小时的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