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懂得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2,模仿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会写简单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教材分析:《松鼠》是一篇有代表性的说明文范文.初一学过的几篇课文侧重于说明的目的,特点,而本册说明文教学重点侧重说明的顺序.这样两者结合便从内容到形式两方面突出说明文的特色,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 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说.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又给我们介绍了松鼠的哪些方面内容.
2,自学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让你了解了松鼠的哪些方面内容 (联系课文交流自学结果,练习概括文章的内容.)
3,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三个特点呢
先介绍自己的"漂亮"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吃相.
再说说"我"的"驯良":
活动范围:树林;
活动时间:晚上;
常吃食物: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等.
最后说说我的"乖巧":
从动作,行为上:过水方法,警觉性强,跑跳敏捷,叫声特点;从搭窝特点上:选择窝址,搭窝过程,窝口设计
4,那能否颠倒介绍的顺序呢 (注意理解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5,思维拓展
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认为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 请说出来.
6,比较阅读,感知说明文语文.
投影一段平实说明的材料: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
《辞海》: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 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窝,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比较文章和投影各自的特点.
7,课堂训练
学习了本文后,写一个说明文片断,完成习作《介绍一个动物》,抓住它的一两个特点,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实际是课堂教学的内容的辐射和延伸,目的是引导学生会模仿,触类旁通培养和强化说明文的写作能力,完成知识迁移能力的整体设计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