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

 学生视角
     本课是《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故事,是人所共知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共享这一名篇无疑是快乐的。
 难点
     课文是如何将这一复杂的事件描述得引人入胜的?
 教师思考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编的。它生动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针对曹军的弱点,采用火攻
 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课文按战争起因、战前双方准备、火烧赤壁的经过、高潮、结局这一顺序来写,条理清晰,层层推进,环节之间衔接紧凑。基于这一分析,教学时可采用
 顺序和逆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打破逐段讲读的常规,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然后进行复述,从而实施由繁到简、由简到繁的语言训练。
 重点
     1,了解的全过程,并从中体会赤壁一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
 设计特色
     以画促思  化难为易
 信息资料
     1.《三国演义》中有关的资料;
     2.关于周瑜的全面评价性文章。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彼知己,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明确写作顺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品味歌词,导入  新课
   师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要求同学们听后抒发感想。师借其中的重点句点拨提升学生的认识看法,使学生体会到三国人物的雄心壮志,并对他们的雄才伟略产生敬慕之情,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
   (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找出教学与生活的切合点。)
   二、通渎全文,扫清学习障碍
   1.速读,如每分钟一千字,强化效率感,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短时间内掌握主要内容。
   (进一步巩固速读的阅读方法,增强它的实用性。)
   2.精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借助工具书解决,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及进一步解决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及形成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正确观念。)
   3.全班交流。
   (1)交流朗读。指名读,正音。
   (2)交流学习心得。即刚才通过自主学习弄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未解决悬疑,全班讨论。仍未解决的拿到讲读时进一步明晰。
可拿出一二知识点进行随堂摸底小测试。以有的放矢地在课下进行个别辅导。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因在于知彼知己,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明确写作顺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抓住重点,中间开花
   1.引导学生通渎全文,并思考:①前,曹吴两军兵力状况如何?画出课文中有关词句。②中,东吴一方以弱胜强的最关键一步是什么?
   (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找出全文的中心环节。)
   二、环环相扣,顺逆结合
   ].引导思考:火攻的计策是准提出的?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一计策?并找出相应的段落,读读画画重点词句。明确“他们船头接船尾,船尾接船头,把船连在一起”的关键词语“接”、“连”,既是提出火攻计策的直接原因,也是火攻实施的首要条件。
  2.进一步追问:曹操为什么要把船连在一起呢?引导学生找到第2自然段,画出重点内容: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不可”。使生明确,这里的描写似乎是轻轻一笔,实则为后文火攻实施后曹军溃不成军埋下了伏笔,因此是至关重要的。
   3.引导讨沦:曹军坐不惯船,为什.么又非“渡过大江”不可呢?弄清的直接起因乃是曹操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
   4.提问:  “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并要求学生按下面提示“先写战争起因,再写曹军战前准备,然后写东吴一方提出对策”,复述前三个自然段,进行语言条理性的训练。
   (这样顺逆结合,环环相扣,一方面,避免了循序教学常见的平铺直叙,有利于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进行复述的兴趣;另一方面,开门见山,直奔重点环节,使课堂气氛紧张而有序。)
   三、步步相连,繁简兼顾
   1.阅读思考:  “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理解火攻实施过程中哪些要素是不可缺少的,这些要素哪个先,哪个后。
  2.照顾整体。引导学生根据“写信骗曹操,借风赴曹营,点火烧曹军”的顺序复述火攻的具体步骤。
  (体现由简到繁,进一步进行语言条理性的训练。)
  四、回归全文,领会中心
  1.生阅读全文,对照板书,复述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明确写作顺序。
  2.概括火攻之计妙在何处。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课堂练习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七、实践活动
  读三国故事,召开故事会,讲三国故事,评“故事大王”。
 板书
            写信骗曹  黄盖诈降
火攻之计    风火相助  实施火攻    知己知彼  扬长避短
            火烧曹营  曹军大败    严谨部署  周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