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2023-08-15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简单的统计(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能深切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 ,能根据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投影出示例题的统计表。

  2、分析统计表:

  师: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吗?

  3、揭示课题:

  教师边指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师: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道,可由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势:

  师: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那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降水量的变化请况。)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

  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两个月间的降水量上升(下降)的最快、哪两个月间降水量上升(下降)的最慢吗?

  师:你认为折线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3、了解结构:

  师:既然折线统计图这样容易反映一些数据的变化情况,那我们是否需要了解一下它的结构呢?

  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呢,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名称,在介绍名称时明确其作用、画图时注意点。

  三、制作统计图:

  1、 完成p65“练一练”

  2、同桌互相检查并纠错。

  3、实物投影展示好的作品。

  四、巩固练习

  1、回答书上66页的第1题。

  2、完成书上66页第2题。

  1) 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平均每个季度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平均每个月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多少万元?增产几分之几?

  ……

  3、完成书上67页的第3题

  4、完成新《补充读本》p65页第4题。

  五、课后完成

  1、完成书上67页第4题

  2、把你本周的数学作业分数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篇2

  预设目标: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难点,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要它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可以清楚而直接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例如,某玩具厂XX年上半年产量情况如下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1)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哪个月的产量最低?哪个月的产量最高?

  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

  1、讨论统计图的制作步骤。

  (1)学生回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产量(万只)

  2、5

  2、8

  3、8

  4、5

  3、5

  3

  。

  (2)找出制作折线统计图与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2、制作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归纳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步骤,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横向射线上确定表示月份的竖线之间的间隔,画出与之垂直的竖线;在纵向射线上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3)根据数据的大小,在图上描出各点。

  (4)用线段把这些点连起来,就成了折线统计图。

  三、小结

  1、看书回忆,学生小结 。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二十六的第2、3题。在方格纸上制作折线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