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2023-07-08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篇1

  一、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材第80页的内容,第81页例1和第82页练习十五第1、2题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 重点难点

  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 教具准备

  每名学生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和一把剪刀。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9页,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2、 我们学过了平行四边形,它有哪些特征?怎样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拿出你手中的平行四边形,标出它的底,并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

  3、 刚才我们看到79页主题图中教室门前的两个花坛,一个是长方形的,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的,你知道哪个花坛的面积大吗?

  4、 要想知道哪个花坛的面积大,必须知道这两个花坛各是多少再进行比较。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复习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为下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做铺垫。)

  (二) 教学实施

  1、 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 我们在研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用过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面积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也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请打开课本第80页,看中间的方格图,每个方格表示1㎡ ,不满一个格的都按半格计算。请同学们数出数据,填在右下面的表中。

  (2) 比较

  提问: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平行四边形

  底

  高

  面积

  6

  4

  24

  长方形

  长

  宽

  高

  6

  4

  24

  同桌互相讨论,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分别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3) 小结

  从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不能算得精确。特别是较大的平行四边形,比如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用数方格的方法就不好数了。因此,我们也要像求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直接感知“数方格”计算方法繁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怎样又快又准确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2、 通过动手操作,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 用数方格的方法我们已经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那么是不是所有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面积求面积呢?下面我们分组研究一下。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面积了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拿出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剪一剪、拼一拼。

  (2) 交流。请小组代表拿着拼好的图形到前边来演示操作过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

  (3) 引导学生比较。

  ① 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③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归纳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ⅹ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ⅹ 高

  3、 教师指出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请同学们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 s = ah(让学生 在剪一剪、拼一拼中积累研究素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解决了关键性的问题——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 奠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基础,再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4、 填空: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高

  (2) 底×高=( )

  (3) s= a×( )

  (4) ( )= ah

  5、 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 出示教材第81页例1,指名读题后独立列式计算。

  ②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根据什么列式得。

  ③ 独立完成教材第82页第1题,集体订正。

  (三) 课堂练习

  1、 计算下表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米)

  8

  1.2

  22

  高(米)

  4

  6

  3

  面积(平方米)

  2、 判断:

  (1)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7,高是4,面积是28。——(

  (2) a=5分米,h=2米,s=100平方分米。—————— ( )

  (3) 3米

  6米

  6x3=18(平方米) ————————

  4

  8分米

  8 x7=56(平方分米)————————

  3 、教材第82页第2题,请学生先测量出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再求出面积。

  4 、下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5 、观察,回答问题。

  先用细铁丝围成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再用这根铁丝围成底长6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如图)

  (1)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2)与平行四边形底边相邻得一条边长是多少厘米?

  (3)与平行四边形底边相邻得一条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由易到难地熟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体现了数学大众化、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ⅹ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ⅹ 高

  s = a 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p79-81教学目标:1.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教学难点: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倒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启发、演示等教学方法。教学准备:1. 平行四边形卡纸要求: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最小的内角为45度,形状为: 2. 剪刀、三角尺、文具(铅笔、橡皮等)3. 板贴文字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邻两边的乘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及教师语言学生活动及学生语言课件设计复习导入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 小结师: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又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了!那么今天聪聪将带我们去什么地方探讨怎样的数学问题呢?(课件:出示课本p79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 师:好,下面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学过的图形?(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相应的画面) 师:你们知道这两个花坛中哪个面积大吗? 师:那么,谁的想法正确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请大家看屏幕。(点击课件,边点击边说)师:我们把这两个花坛画到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数数看。注意:这里的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0页,先独立思考并数一数,然后再和同桌互相交流。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师随生说点击课件) 师: 哦,你们数的结果是都是24平方米,说明……也就是……一生举手,老师示意其发言)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两个图形,并完成课本第80页下方的表格。完成后想一想,除了面积相等外,它们还有什么关系呢?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填的结果?(师随学生汇报点击课件,补充表格) 师:通过这个表格,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师:大家同意吗?那谁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大胆地猜测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板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邻两边的乘积) 师:那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请大家想办法验证验证。 师:验证完了吗? 师:这个猜想对吗?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验证的? 师:哦,我听明白了。你是这样验证的。(点击课件,演示过程)你画了这样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底边相等,与底边相邻的边也相等。那大家看它们的面积相等吗?(点击课件)那这样呢,它们的面积相等吗?(点击课件)这样呢? 师:同学们,你们也是这样验证的吗?师:看来,这个猜想(指黑板)不正确(在板贴公式的等号上画上斜杠)。那谁还有不同的猜想呢?(教师板贴)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在刚才贴的上面贴上长方形面积公式) 师:那这个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等号上方画上问号)?请大家借助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等学具想办法验证验证。 师:验证完了吗? 师:谁愿意把你的验证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师:你为什么想到这样转化? 师:那你接着说说是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 师:哦,这位同学是这样(点击课件)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那谁能说说,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师:非常正确!转化后,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师随生回答在黑板上的公式间标上对等关系。)师:那现在你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 师:不错,这样我们就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指黑板,擦去等号上的“?”号) 师:刚才这位同学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验证的。不错,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师随生说点击课件,依次呈现转化图中右侧的转化过程)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他们都把平行四边形沿着一条高剪开(点击课件),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再进行验证的。 师:(小结)(点击课件)看来,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刚才大家不仅验证了前面提出的猜想,还继续应用了“转化”的思想,大家都值得表扬。 师: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呢?(师出示板贴“s=ah”) 师: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方便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出示例1)这道题是书上81页的例1,请大家做一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师:通过这道题,请大家想一想,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师:不错,只要知道它的一组底和高就能求面积了。 师:那我们接着再来看一道题(点击课件)你能求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这就是课本第82页的第2题。请大家在书上完成。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求的?(师随生说点击课件。) 师:大家同意吗? 师:下面我们继续看这两个平行四边形,(出示书p83(5)题目),仔细观察,想一想它们的面积相等吗?算一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这就是书上83页的第5题,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两人一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讨论完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师:真不错!老师也是这么想的!可以说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师:运用这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请看屏幕。(点击课件)这是我们书上82页的第4题,请同学们一起完成吧。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师:你完成得很好,在解决问题时也注意了面积单位的变化! 师:下面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只要大家勤动手,勤思考,就一定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生(齐):老师好! 学生观察、思考。 生1:斑马线上有长方形,地砖上有正方形。生2:房顶上有三角形,左边的花坛是长方形的,右边的花坛是平行四边形的。生3:车窗是梯形的。生4:车轮是圆形的。 生1抢先站起来:长方形的面积大;生2起来反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生3:我认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样大。 学生独立思考后,互相交流。 生1:长方形每行有6格,一共有4行,面积就是6×4=24(平方米); 生2:平行四边形整格的有20个,半格的有8个。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8÷2 = 24(平方米)。 生(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同样大。生(齐):两个花坛的面积同样大。生2:我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不用这样数。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只要数出长和宽,直接计算就可以了。 生3(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计算公式呢,如果有就方便了。 学生填写表格,并思考。 生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都是6米;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都是4米,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24平方米。 生2: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它们的面积也是相等的。 生(齐):同意! 生1: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宽,也就是相邻两边的乘积,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也应该是相邻两边的乘积。 生集体验证。 生(齐):验证完了。 生(齐):不对。 生1(举起练习本):我画了这样两个平行四边形(如右图),它们的底边相等,与底边相邻的边也相等。如果面积公式是相邻两边相乘,面积应该是相等的,但是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面积并不相等。所以这个猜想不对。 生(齐):不相等。 生(齐):不相等。 生(齐):不相等。 生(齐):是的。 生2: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应该等于它的底乘高。 生2:因为我们刚才填表格时,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和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又和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而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我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 生(齐):验证完了。 生1:因为我们刚才发现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我就想到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生1(从投影仪演示):我先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画了一条高,这样剪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 生2: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生3:转化后的长方形,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生1:知道。因为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而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生2:我也同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生1(投影以上演示):我的方法和××同学的差不多。但我是这样验证的:我画出了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沿这条高把它剪成两个直角梯形,把一个直角梯形移到另一边,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齐):听明白了。 生(齐):s等于ah。 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乘高,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米,高是4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6×4=24平方米。 生1: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底和高。 学生独立完成。 生1:我先画出平行四边形一边上的高,再量出底和高的长度,最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结果是××平方厘米和××平方厘米。生(齐):同意!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课堂练习本上计算,再两人一组讨论、交流。 生1: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因此它们的面积肯定相等。算式是1.4乘2.5等于3.5平方厘米。 生(齐):同意! 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练习。 生1:我先求出麦田的面积为250×84=21000(平方米)=2.1(公顷),再求14.7÷2.1=7(吨) 生1:我们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生2:我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s=ah 。生3:我会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生4:我知道了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生(齐):再见!点击出示课本p79主题图,(要求:图中文字部分不要,聪聪是活动的)并说:“同学们,在这个街区图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 点击斑马线上的长方形,其中的一个长方形闪烁变红;点击花纹地砖,其中一个正方形闪烁变红;点击房顶上的三角形,其中的一个三角形闪烁变红;点击左边花坛,长方形闪烁变红;点击右边花坛,平行四边形闪烁变红;点击车窗,其中的一个梯形闪烁变红。点击车轮,其中的一个圆闪烁变红。点击,小精灵说:“同学们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发现了这么多学过的图形。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两个花坛中哪个面积大吗?”小精灵说完,手一挥。 点击:原来的两个花坛变成书p80带有方格的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图(如:)点击:图下方出现文字并留住。“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点击长方形长的6个格一格一格闪烁变红,最后一格出现文字“6格”并留住;点击,宽一行一行闪烁变红,最后一行出现文字“4行”。点击,长方形下方呈现文字“6×4=24(平方米)”并留住。 点击该平行四边形的整方格处,则红色显示平行四边形中的20个整方格;点击该平行四边形的半方格处,则蓝色显示平行四边形中的8个半方格。点击,平行四边形下方呈现文字“20+8÷2=24(平方米)”并留住。 点击:在这两个图形下出现书p80下面的表格。 点击,“底”和“长”同时出现数字“6”并留住;点击,“高”和“宽”处同时出现数字“4”并留住;点击,“面积”处同时出现数字“24”并留住; 点击,数字6变为红色同时加粗;点击,数字4变为蓝色同时加粗;点击,数字24变为绿色同时加粗。 点击,出现上图中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点击,共同的底边闪烁两次变红并留住;点击,高的平行四边形左侧邻边闪烁1次变蓝后移动并与低的平行四边形的左侧邻边重合;点击,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闪烁2次,点击,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闪烁2次; 点击,低的平行四边形消失;高平行四边形左侧边转动成与底边夹角更小的侧边,底边上移画出更矮的平行四边形。点击,像上面一样,继续变化成更矮的两个平行四边形。 点击,依次演示左侧平行四边形的转化过程。如书p80图:(注:此图居中。) 点击,上图中的第三行图形闪烁两次。点击,上图中的第四行图形闪烁两次。 点击,上图中第二行左侧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第四行左侧长方形的面积同时闪烁变红;然后上图第二行右侧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第四行右侧的长方形面积闪烁变红。 点击出示:书p81例1的图文。 点击出示:6×4=24(m2) 点击课件出示:课本p82第2题 点击课件,显示答案。 点击出示:书p83(5)图文 点击,图中高平移到左边平行四边高的位置,如图:点击在该图的下面出现:1.4×2.5=3.5(cm2) 点击出示:书p82(4)图文 点击出示:250×84=21000(平方米)=2.1(公顷)14.7÷2.1=7(吨)答:这块麦田有2.1公顷,平均每公顷小麦7吨。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篇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23页的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4、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

  教学难点:使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教学关键:使学生学会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纸板,画在方格上的平行四边形,剪刀、三角尺或直尺。

  学习用具: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纸板,剪刀、三角尺或直尺。

  教学过程:

  一、回忆已知图形,尝试转化

  1、提出问题: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了哪些图形?你知道有关这些图形的哪些知识?我们还认识了哪些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遂步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每个学生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记下它的长和宽(或边长),然后计算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

  3、提出问题,初步尝试转化:你能把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剪一刀并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试一试好吗?你能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二、导入探索主题,揭示课题。

  1、导入探索主题,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初步尝试把长方形或正方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知道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怎样计算呢?这一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猜测。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这里教师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你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怎样计算?

  三、师生探索活动,转化推导。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

  呈现一个平行四边形,师:公园准备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上铺上草坪(如图),这块空地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把纸片当作草坪,那么如何计算这个纸片的面积呢?有什么方法来帮公园解决这个问题,想一想,试一试好吗?(这里教师应用鼓励的语言、赏识的目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学生独立探索。

  让学生用已准备好的学具上进行探索。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学生探索时,教师巡视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引导学困生。鼓励学困生大胆探索方法。

  3、学生间交流探讨,合作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探索方法和所探索的结果与同桌或小组交流探讨,合作学习。交流时,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并大胆提出不同的方法和见解,对同学提出的方法可行性进行探索。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

  4、师生反馈探索结果。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的面积。

  (2)利用方格纸画一个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3)利用割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教师根据学生具体出现的方法进行引导和梳理,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进行引导。

  5、动手操作,推导公式并验证猜测。

  师:刚才我们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进行猜测,同学们又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对平行四边形进行转化,我们是不是也寻找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验证我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这里让学生思考方法,然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也像长方形或正方形一样,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 要求学生取出学具(平行四边形纸。)

  自由想、画、剪、拼,进一步感知,然后与同桌或小组同学交流讨论:怎样剪才能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长方形。

  通过操作讨论得出: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才能拼成一个我们会计算的图形——长方形。这种剪法最简便。

  (3)让学生展示转化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边转化边说是怎样转化的。(教师及时对学生的不同转化方法进行引导。)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对于学生还可能出现其它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引导。

  教师: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剪法的共同特点,如果要拼成长方形,那么需要沿着高剪。

  (教师边演示边讲述)

  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出示剪刀,闪动被剪掉的部分)。

  ②左手按住右手的梯形,右手抽拉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直到两斜边重合为止。这样就得到一个长方形。

  ③学生根据刚才的演示模仿操作,体会平移的过程。

  6.讨论交流,尝试归纳总结公式,验证猜测。

  (1)观察转化前后的图形,想一想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2)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明确:你发现了什么?互相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①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面积没有改变。即长方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同时板书)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同时板书)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

  师:根据这些关系,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推导出来?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

  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学字母公式

  (1)让学生自学课本中用字母表示公式的内容,并尝试表示,师生反馈。

  (2)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s=ah”。(同时板书)

  教师小结:通过我们的探索活动,验证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四、学生谈谈转化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刚才的探索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探索新知识的成功和快乐。学会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会想什么?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五、学会运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1、计算情境题中草坪的面积。

  2、完成课本第24页的“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集体纠正。

  六、课堂总结。

  1、今天你学会什么?你有什么体会?与同学说一说你的感想?(这里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所到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学习的快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理解并能正确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节课中学生要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今后学习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以比较花坛大小的情境引入,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课程理念;通过数格法,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再通过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从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1.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掌握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目标的定位,我将“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而本课要突破的难点是“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以引导探究法为主,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通过数格子和剪拼验证、观察比较,使小组教学和班级教学紧密联系,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三、尝试练习,提升能力

  四、课堂小结,梳理提高

  以争论面积大小的故事情境引入,引出要比较大小就得先算面积。回顾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宽,并通过回忆长方形

  (一)提出猜想

  【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等于什么?

  受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迁移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答案:①底×高    ②底×斜边(学生争论)

  (二)动手验证

  (课前准备好剪刀、方格纸、尺子、两个图形纸的学具,放在信封里。)请大家拿出信封,小组合作,验证你的猜想。教师巡视并扮演好合作者的角色,给予适当地指导。

  1.多数学生会选用数格法,得到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追问】如果让你测量花坛的面积,你也用数格法吗?

  【询问】我们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再计算它的面积呢?

  再次验证,并提出活动要求

  (1)    你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什么图形?

  (2)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算?

  2.交流反馈(一个演示,一个讲解)

  【提问】看懂这种方法吗?有谁的和他不同?

  (三)动眼观察

  【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可能会发现,都是沿着高剪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直角,而且都拼成了长方形。

  【追问】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发现,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底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小组内、同桌间说一说变化的过程,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四)自学课本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用字母表示公式。

  S=ah(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

  【追问】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一)基本技能训练

  (1)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蓝色线这条高的长度

  (二)解决实际问题

  快乐公园由三个高都是16m的平行四边形组成,其中中间是一条长河,两边种植花草树木。(如下图)

  (三)提升思维能力

  1.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2.如果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厘米,那么能画出几种?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材是以比较花坛大小的情境导入,但我认为这一情境不是很贴切学生的认知,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同时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因此我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改编。

  感受数格法不受用,从而激发起探究欲望。

  本环节以“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为主线,引导学生带着猜想自主探究,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转化思想,发展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感悟数学。

  打破学生思维定势,感受高和底的对应。

  发散学生思维,同时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思想,感受同底等高。

  通过对全课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