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简单物体》教学设计

2021-12-2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p38 页,例1.
教材分析:
"视图与投影"是《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在不同的学段有着明确的要求.《观察简单物体》是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学生有着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观察简单物体》的学习,可以把这些感性认识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空间与图形"思维的教学目标.在网络教室下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巧妙结合,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学生分析:
因为有丰富的日常生活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结合不同位置对简单物体的观察,学生能正确得出观察物体的形状,反过来由观察物体的形状,推测所看到图形的观察位置所在,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物体的习惯,为后面的观察较复杂的组合图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动手操作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体会在信息技术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激发数学学习热情.
(3),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并能正确的观察认识身边的人,学会与人相处.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搞笑面具,圆柱体,正方体,乒乓球,自制小药箱,学习网站,网络教室.
课前游戏:游戏分一次开展.四组中每组派一个代表出来做面具人,面具人站在教室前听老师的口令转向一周,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观察寻找,看那一个小组又快又准的找到自己小组的成员.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游戏的心情去观察,引导学生多处观察一个物体,才更具体看到事物的真实样子.课前进行观察热身.]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欣赏古诗《题西林壁》动画,让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到观察一个物体可以从多方位,不同的角度去看.
2,谈话导入:大家学过这首古诗吗 作者是怎样去欣赏庐山的 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经典诗篇,在充满诗意韵味的气氛中进入数学学习,使数学教学与语文知识结合起来,同时引入课题.]
二,观察探究新知
1,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面的数量不同,形状也不同.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观察老师手中的小药箱,你能看到了几个面呢 "(提问不同位置的学生)引导生说出自己的观察位置,所看到的面和数量(用正面,侧面,上面或小药箱字样,小药箱标志或空白的面等表述).
为什么你们看到小药箱的面的数量不一样呢 下面拿出你们的小药箱,结合屏幕的活动提示,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课件提示:(1),为什么你们看到小药箱的面的数量不一样呢
(2),为什么不同位置看到小药箱的形状不一样呢
(3),那么,我们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最少又可以看到几个面
(4),能不能观众察到更多的面
四人小组汇报:四人小组中的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然后说出看到几个面,并用手指出是哪几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改变角度,使有的同学可看到1个,有的看到2个,有的看到3个.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