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设计

2018-11-17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求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并使用割补的方法来计算稍复杂的图形的面积。2、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3、在创新设计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4、通过解决校园绿化环境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热爱校园、热爱学校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稍复杂的图形面积。教学难点:用割、补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课件展示学生在校园绿化旁活动的场景和校园平面图。我们的校园环境美吗?2、的确非常美,它的美与校园里的各种绿色的装点分不开。可你知道吗,校园的绿化与数学知识还有很多联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校园的绿化面积(板书)【设计意图:以校园绿化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实践探究,合作交流活动一:量量算算1、课件出示书上量量算算部分的图片。   图上三位同学正在测量什么形状的草坪?有哪些数据是必须测量出的?分别怎样测量呢?(提醒:在室外测量的时候,结果一般保留整米数)2、课前我们实地测量了校园里的草坪(课件展示测量场景),这是什么形状?测得的数据是多少?3、根据测得的底和高完成面积计算。4、小结:通过实地测量并计算,可以让我们比较准确地掌握校园绿化的基本情况,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找我们熟悉的图形进行测量计算。5、过渡:其实在学校校园里,还有很多不规则的图形。例如这一所学校里就有一块这样的草坪。【设计意图:由于实际测量耗时较长所以课前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找合适的草坪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这样能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在课堂上通过课件展示测量场景,让学生在回顾中加深记忆。】活动二:想想算算 1、课件出示例题 指平面图:这样的一块绿地,和我们刚才见到的绿地有什么不同?(多边形)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教师提供带图的练习纸)    3、小组汇报,呈现讨论结果,分类整理。    4、小结:在研究多边形面积的解法时,我们是通过割或补的方法,将没学过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板书: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这是数学上重要的转化思想。    5、巩固练习(课件呈现书上两道练习)

 

 

解决后比较:两题分别运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方法优化)【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呈现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整理归纳和比较中,体现方法优化的思想。】   活动三:自主设计    1、出示学校平面图师:我们学校想把绿化做得更好,迎接省绿色学校的验收,校园里还有几块空地,想在这些空地上建造一些花圃,你愿意帮学校设计几个花圃的图案吗?    2、 每个组选一块空地进行设计。(要求:设计用线段围成的图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