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2018-07-31
(4)学生试算,教师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教师板书:47÷22=2.13?6?。
(5)小组讨论:循环小数怎样保留两位小数?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全班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明白: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时,遇到用循环节表示的循环小数,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时,要将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多写几遍,用加上省略号的形式来表示循环小数,再用原来取近似值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6)板书取近似值的那一步时,注意让学生思考用什么符号。
板书: 47÷22=2.13?6?≈2.14(kg)
(7)带上单位,写出答语。
小组讨论:为什么这道题的第1步用等于而第2步却用约等于?
教师强调:像上面这种题的商取近似值的时候,要先算出准确值,所以先用等于,然后再取近似值,再用约等于。
3.即时练习
(1)填表。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保留四位小数
3.151 515……
0.6?9?
1.2?34?
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取近似值的方法。
(2)江津军人预备役学校的同学进行野外训练。2.1时行了15.4 km,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菜市街小学的少先队员开展“为贫困山区的同学献爱心”的活动。6个小组的同学一共捐款130元,平均每个小组捐款多少元?
此题让学生注意观察怎样取商的近似值,要保留几位小数?
4.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怎样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呢?
学生回答略。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60页第5~7题。
四、拓展练习
16÷37=0.432 432 432…在商的小数点后第100位数上的数字是几?
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想法。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掌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能正确分析并解决3步计算的求平均数问题。
3.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感受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3个问题观察情景图:从这幅情景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抽学生回答上面的3个问题,列出算式:3430÷125(随学生回答板书算式),并要求学生独立算出结果是27.44。
教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多种计算方法,比如笔算或用计算器计算。
教师:为什么要用计算器计算?
主要让学生说出较大的数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合适。
教师:请同学们将我们算出的结果和题意结合起来思考一下,你认为这个问题我们解决完了吗?(学生回答略)其实 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完。我们还要思考这样3个问题:一是这道题的结果用精确数表示好还是用近似数表示好?二是如果要用近似数来表示,是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合适还是用别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适?三是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第1个问题,你认为这道题的结果用精确数表示好呢还是用近似数表示好?为什么?
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应该用近似数表示。因为汽车都是以整辆为单位的,没有不到1辆的汽车。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赞成用近似数来表示。那么我们来研究第2个问题,如果要用近似数来表示,是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合适还是用别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适?为什么?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