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2008年夏天,在首都北京,将有一件盛事,——是?对!第29届奥运会!
老师想请大家先来猜一猜,这些奥运福娃正在展示什么比赛项目?[福娃展示]
二、教学例3:
1、同学很关注和了解奥运知识,老师这里有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卡纸。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一张奥运福娃纪念卡,你们愿意吗?
2、如果我们要把这样的小正方形图片正好铺满在这张卡纸上,你打算选择(10厘米、6厘米)哪一张正方形图片?你选择的是?(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你能用算式来表达长方形的长与宽跟小正方形边长的关系吗?
3、如果选择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吗?你又是怎么想的?算式?
4、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图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请大家交流讨论……
(边长1厘米、2厘米、5厘米的正方形图片都能正好铺满。),思考: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与宽,你发现了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正方形才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只要边长的厘米数既是30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就能正好铺满。)
5、板书:[1、2、5、10既是30的因数,又是20的因数,它们是30和20的公因数。]
6是30和20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三、教学例4:
1、 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的公因数是几?
你打算如何找到8和12的公因数?(列举)[课件展示,与学生一起用列举法列出8和12的公因数。]
2、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几?最小公因数是几?[30和20呢?发现了什么?]——板书:[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介绍:最大公因数又叫最大公约数)
3、说说看你是怎么理解“公因数”的?
4、我们用列举的办法找到两个数的公因数,还可以用这样的集合图来表示:展示8和12的公因数集合图,你会用这样的形式写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吗?
5、打开课本第28页,完成练习五第1题,把15和20的公因数填在相应的圈内。[要注意些什么?]
四、基本练习:
1、这是一份本月的福娃日历,请同学们用绿三角形画出哪些日期是18的因数,用红色圆圈画出哪些日期是30的因数,然后找出18和30的所有的公因数。有问题吗?
2、请打开课本第27页,完成练一练。[讲评]
五、深化练习:
1、让我们翻开第29页练习五第2题,这里出现了三个数,你还能解决相关的问题吗?
2、8、10、20三个数的公因数有?它们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几?
六、拓展练习:
1、请同学们很快说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9 10、6 20、30 13、5
2、你能探索出很快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办法吗?[小数缩小法]你是怎么应用这个方法的?举例说明。
3、应用“小数缩小法”求下列两组数的最小公因数。
8、10 45、60
七、知识应用:
1、某工厂为奥运会生产了下面两种规范的彩带。现在如果需要把这样的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且没有剩余的短彩带,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
2、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短彩带的长度是原来两根彩带长度的最大公因数?
八、文化提升:
1、08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什么?
2、在几十万条应征口号中,这句口号脱颖而出,最终获胜。让我们听一听专家们是怎么说的;“这一句口号是在几十万个应征口号中,取了最大公约数,最能够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所以这就是一个最好的口号。”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