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执教这节“整理和复习课”之前,每一单元的复习课,我总是感觉自己信心十足,但学生精神不振。尽管在复习时关注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由于复习内容相对集中,练习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对之不是非常感兴趣,复习效果就可想而知。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我想这单元的复习先放手让学生进行整理,每个同学利用双休日时间出一张数学小报,把平时学习中有问题的知识点先搜集起来,上课时再来解决。于是稍作指导后,便把这一任务布置给了学生。
星期一,我早早来学校,先把学生的作业收起来批改。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吓了一跳。班里五十三个孩子,一份份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呈现在我眼前。一起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王莫的小报上,“回顾与整理”占了整整半个版面,看得出,这是一位细心的女孩子,她一定化了不少心思,才把这单元的概念一一罗列出来,比我备课还详细。
张一瑞这样写着:“开始上因数和倍数时,同学们都说很简单,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才感觉并不简单,特别是找某个数的因数是,我常常找漏。尤其是稍大的数,稍不认真,就会漏掉,我的作业本上经常有找错因数与倍数的现象,我希望在这些方面老师再指导一下。
刘泽宇的小报有创意,大概男孩子平时都喜欢看一些战争类的图书,他在编小报时,分成了二部分。整理知识部分分成了:概念境界--安排有列表写出概念,练习境界安排了“实际战斗”、“崭妖除魔”、“击破沙袋“、”巧遇迷阵“等。字里行间,看得出这孩子挺喜欢数学,这一单元学得不错。
沈芯羽的小报更增添了一些人文性的气息。她开头这样写着:小朋友们,你学了很长时间的因数与倍数了,接下来,我要考你概念,准备好了吗?接着说:概念考过了,我们开始练习吧。于是,她设计了填空,找朋友,解决问题等内容,复习得有条有理。
杜钰婧的小报:清楚地显示了本单元的一些主要概念: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区分,在解决问题运用部分,他设计的练习题相对集中,比较典型,都是平时容易错的习题。
余小晶的小报设计独特,尤其是边框的设计,已经融进了小数知识,每一朵花之间的间隔都一样长,内容安排错落有致,看上去,显得美观大方。
……看了孩子们的复习计划,我心里有了底。教学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程序:
第一部分:小报交流。说说你认为本单元中难理解,掌握得不太好的知识点分别是什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复习。
第二部分:练习与运用。事先将学生手抄报上呈现的典型练习题抄写在卡片上,一起观察,说说这类习题解答时要注意什么。如:。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学生都说最容易搞错。于是,我把这样一个分类写在黑板上:
在17、22、29、7、37、87、93、96、41、58、61、14、57、19中
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
先让学生观察题,再让他们分成四大类。每一类这么分。选择一个习题跟同桌说说“我是这样想的”。等同桌交流后,我再指名几个学生说说。要求学生思考:哪几题要特别注意。学生明白了:有的数字可能既是奇数又是合数,有的可能既是质数又是偶数。。。。。。我这个数学老师自然就退居 “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