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导学案 篇1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坪坦中心校 陈立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10个生字并组词
3.通过学习课文场面描写,了解课文内容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场面描写,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爱国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识字卡片、
道具 视频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进入
《虎门销烟》学习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并组词
3.模拟课文场面描写,了解课文内容
4.知道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
学习重点:学习课文中四个场景,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准备:鸦片的知识等
学习过程:
预习课文
在清朝,有很多外国商人在中国做生意,当时的人们喜欢把这群人称“洋人”,喜欢把他们所卖的东西名称前加个“洋”字,如他们卖的货物为“洋货”。如:怀表称“西洋表”,火柴称为“洋火”,铁钉称为“洋钉”。。。。。当时,有些不法外国商人在中国倒卖 “洋烟”,也叫“大烟”。大家知道什么吗?(鸦片)
大家知道关于鸦片的知识吗?它是怎么来的?
学生回答:。。。。。。。
鸦片的危害有哪些?
学生回答:。。。。。。。
(课文后的学习链接)
当时清政府见到鸦片危害巨大,国力衰退,财富外流,所以发起了禁烟事件。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负责收缴鸦片,并在虎门集中销毁。这就是《虎门销烟》事件。
学生回忆鸦片的知识并发言
翻到课本的“学习链接”学习鸦片的危害,对鸦片有进一步的了解。
认识林则徐销烟事件的起因
二、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词组和四字成语。(生字卡)
生字:遵 呵 锣 聋 泄 搭 监 督 恭 畏
组词:遵照 笑呵呵 锣鼓 震耳欲聋 水泄不通 搭台 监督 恭敬 敬畏
分组读、指名学生带读、
学生齐读
开火车、伸出手指听写
2、再读课文,分组找出《虎门销烟》事件的开始、过程、结
果的句子,画上横线。
。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复习生字词。朗读、听写生字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比较,看看哪组同学读的最好。
自由朗读课文,分组按提示找出课文内容。
学生讨论,指名学生代表回答
第一大组:事件开始的时间、地点、人物
第二大组:事件的过程:销烟过程
第三大组:事件的结果:销烟数量
指名学生代表发言、补充。
3、按照上面的事件提示,偿试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指名学生代表回答
第一部分:(1--2)交代虎门销烟
第二部分:(3--4)销烟过程
第三部分:(5--6)销烟结果
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三、才华展示
当时的销烟盛况我们是无缘目睹了,但是我们可以来偿试一
下那个销烟过程的。
分组朗读课文。
找出相应的句子并画上横线。
与同学讨论交流。
学生代表发言。
根据提示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学生代表发言
模拟课文中的四个场景。(根据教师的提示表演)
大家想不想呀!(表演)
演出场景一:林则徐接旨、人们看布告的情形
演出场景二:虎门销烟
演出场景三:林则徐接见外国商人
(教师准备:圣旨一份、鸦片一箱、石灰等)
四、感情升华
刚才我们一起简单重温了虎门销烟的过程。同学们的表演真是精彩纷呈。经过虎门销烟,把洋人的鸦片销毁了,真是痛快。下面我们再次体会一下中国人不可欺的感受。把人们看布告的样子和林则徐的话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四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林则徐这一民族英雄,也知道了虎门销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那么,大家现
在想一想,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
学生表演
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精彩的句子,体会大快人心的感情。
意义?这事件之后,林则徐又会怎么样了?由这一事件引起了什么更大的事件呢?大家课后再去找找。
五作业
练习和巩固
虎门销烟导学案 篇2
导学案
科目
语文
班级
4、1
主备人
课题
《虎门销烟 》
课时
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感受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感受。
3、激发学生的团体意识和爱国注意情怀。
学习流程
一、预习检测
说说你对鸦片的了解。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1、听到虎门销烟的消息,人们有什么反映?谈谈你的体会。
2、展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
第二部分
1、虎门销烟那天,出现了什么壮观的场面?谈谈你的体会。
2、用“先……然后……又……再……”概括虎门销烟的具体过程。
第三部分
1、销烟后,人们有什么反应?说说你的感受。
2、“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提示:“海水”代表什么? “鸦片”代表什么?)
三、情感拓展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壮观的场面或感受到过民众团结的力量吗?请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