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导学案

2023-08-19

麦哨导学案 篇1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难点 ◆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学习过程     1.我能给下列生字注音 畔 兜 穗 裹 嚼 肺 腑 撩 2.我能给多音字组词:     jiáo(   )    liáo(   )    hé(   )    yìng(   ) 嚼   jué(   )撩           和            应     jiào(   )    liāo(   )   hè(   )    yīng(   ) 3.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的?     4.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学习过程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的?   4.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极( )远( ) 膘肥( )( ) 辽阔( )( ) 悠然( )( ) ( )起( )落 鹅( )嫩( ) 2.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 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 b.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 c.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 d.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e.这草地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

麦哨导学案 篇2

  学案 教案 汉字文化五千年,我学我会我流传(读、标、圈、注、组、查)读课文5遍,认识8个生字,给每个字组两个词。正确读出“湖畔、兜肚、麦穗儿、擎起、裹着、嚼嚼、肺腑、撩起、剥开、吮吮、直沁肺腑”等十一个词,并在文中圈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不懂的查字典,简直在书上做好批注。 多音字注音:应__(      ) 和__(      ) __(      )    __(      )   二、把握文章有整体,概括准确读流利(认真填写,课堂交流) 1、这篇课文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结尾分别写了(     )的声音是那么欢快,那么柔美。中间写了割草的(    ),孩子们生活的(      )和他们在这种天然娱乐场中(   )的情形。让我们感受到(      )的美好和乡村孩子童年生活的(      )。     三、边学边思贵有疑,品词品句悟含义。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批注在书上)   2、为什么孩子们的麦哨声吹得那么欢快、那么柔美?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赏乡野生活里的“欢快”与“柔美”的画面。(批注在书上)

  根据第二部分的提示,我们了解到画面有三: a、割草的孩子(3自然段) b、孩子们生活的环境(4自然段) c、孩子们游戏的情形(5、6自然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学海无涯天地宽,多读多闻要拓展 1、查找有关乡村生活的图片。 2、了解不同季节里庄稼、瓜果、蔬菜的生长。 3、读《百合花开》相关课文。 五、读罢掩卷心有感,口说笔记写新篇。(四组) 1、回忆一下你到乡村生活的情景,描给一下你所见到的田园风光。 2、我给大家讲一个我在乡村生活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语言。 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课后检测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