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2023-07-31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以情入诗

  1.同学们上课前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吧!(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师生共唱)

  2.同学们,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是描述什么的歌?(学生回答)为了赞美老师,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

  3.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见老师时,当你们拿起信纸给曾经的老师写信时,你们都会说上一句什么呢?(学生答:老师,您好! 相机板书)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齐读课题。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提出听读要求:边听边思考你听完看完课文后想说些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课文就是围绕教师事业的“崇高”“美好”来写的,课文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围绕这两个中心句来写的。)3、指名朗读这两句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一段

  1.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请大家默读第一段,并在诗中画出有关的词句。

  2.学生自学。

  3.集体交流。

  (1)出示: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可以怎么说?(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b.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能表达出对教师事业的赞美?同桌互读,边读边比较。

  c.为什么说所有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课前,老师已让大家都搜集了有关资料,现在你们可以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d.指名学生交流搜集的事例(大部分学生搜集的都是名人的事例)老师再顺势用学生身边的老师的生动事例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e.质疑:这句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学生可能会提出“浸透”一词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

  f.指导感情朗读这一句。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2)小结:诗歌的语言是十分精炼、含蓄的,每句话中都包含了深刻的意思。刚才我们用理解词语、比较句式、举事例等多种方法理解了句子。下面,我们用同样方法来学习下一句话。

  (3)出示: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a.读读这句话,与同桌讨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b.集体交流,学生用周围的创造发明讲述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创造新事物,但他们培养了无数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谁愿意来读好这句话?

  指导朗读。

  (4)刚才,我们学得很深入,读得也很有感情,谁能背出这两句呢?指导学生背诵。

  (5)除了这两句,还有哪些句子也是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

  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a.轻声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它的含义,向同学说说你对它的理解。学生自读并互相讨论及交流。

  b.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从人到社会理解教师在人的成长、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就是那条大道,指引我们向理想前进。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老师就是一座金桥,让时代的列车开向美好的未来。谁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呢?

  再出示: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a.指名读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是如何理解这话的。

  b.引导学生回忆老师的日常工作,回忆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关心、呵护,从而帮助理解。

  c.是老师辛勤的工作,是老师不倦的教诲才使学生们得以茁壮成长,才塑造了一批批的国家栋梁,时代在飞速地前进,老师默默地为人类奉献着一切,他们事业是——多么崇高!看到这些,我心中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5.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总结延伸

  1.听了你们饱含深情的朗读,我又激动又自豪,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你们是不是也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好,那把你们的心里话都写在这小小的贺卡上吧!

  2.学生在乐曲中写贺卡。

  3.交流贺卡。

  附板书:                  老师,您好!           

  崇高        成长浸透心血 

  美好       创造蕴含辛劳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2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35

  《老师,您好!》第二课时

  作者:沈喜红    

  一、复习检查

  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小节,写了什么?一起背诵一遍,再去体会一下教师职业的崇高和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二、学习第二节(6-9句)

  1、导入: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继续学习下一节:

  2、自由读,思考:这一节歌颂了什么?(美好与神圣)

  3、轻读思考: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

  4、学习第三句

  (1) 出示: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2) 指名读句子:谁来表现一下?

  (3) 理解词语:“笔尖飞舞”指老师在干什么?“春蚕”指谁?

  谁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笑语盈盈”指什么?“甘露”指什么?“茁壮的新苗” 指谁?

  谁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4) 指导朗读:带着感激的心情读,读出老师的辛劳,读出老师的亲切。

  5、过渡:教师的工作多么辛苦,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他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于是,诗人又送给他们一句话——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6、学习第一句

  (1)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2)齐读

  (3)讨论句意,联系实际学生交流。体会到老师用知识和科学教学技巧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人才,教师的教育激起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他们将为美好的明天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4)指导朗读

  7、过渡: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培育着代代新人,不思回报。同学们想对老师说什么呢?

  8、学习第四句

  (1)出示:“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祝愿:老师,您好!” (2)指名读:谁来读好这一句?

  (3)理解:谁来说说看,“鲜花”指什么?“幸福地开放” 指什么?(学生。孩子们在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关怀爱护下幸福成长)

  (4) 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我们的诗人?“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词来代替它吗?(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说明祝愿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诚意的)

  (5)齐读这句:让老师听到你最真心的,发自内心的祝福!

  9、有感情朗读第二节

  10、指导齐诵全诗

  三、总结:学了《老师,您好!》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吗?

  再诵全诗

  四、作业:

  1、组词

  浸( ) 项( ) 塑( )霞( )

  侵( ) 页( ) 望( )假( )

  2、选择正确读音

  崇高(cóng chóng) 浸透(jìn jìng)

  塑造(sù shù)情不自禁(jīng jīn)

  3、填上合适的词

  铺设( ) 架起( )

  塑造( ) 编织( )

  4,小练笔

  《老师,我想对您说》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3

  《老师,您好》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

  我满腔热情地走进教室。开课了,我从九月十号教师节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想将自己的祝福献给曾经教过你的哪位老师,为什么?你想祝福他什么呢?我让学生回忆教师对他成长的帮助,想让他们在心理上与课文内容、课文情感产生共鸣,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做好铺垫。可是学生竟然对老师的奉献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我这时强忍住心中的不悦往下上。接着是请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师对你的好,你就大声地读出来,我们要把这句话,或者这一节献给你心中最爱的老师我意在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课文中去,使课文如同为他写的,加深他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教师的感谢之情。可不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然后我请学生读,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在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等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大部分学生已能背诵。

  一堂课下来,我有些难过。书读得好不好这倒是次要的,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已很难找到。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的课不够精彩还是他们对情的淡漠。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并熟记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使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基础性诊断

  1、揭题,理解题意。

  2、看了题目,你有什么要问?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细品读,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不理解的词语做好标记.

  (2) 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a理解关键词语“浸透”、“蕴含”。

  b改换句式:“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那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朗读体会语气的不同。

  c用自己搜集到的事例进一步体会教师的崇高。

  (3) 指导朗读

  2、用学第一段的方法,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朗读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诗歌的韵味。

  四、总结全文。

  1、练习背诵课文,自主性诊断。

  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感想?

  五、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5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8

  我读《老师,您好!》

  芙冰 发表

  教师节就要到了,我们四年级语文课本的第一篇课文就是献给老师的诗——《老师,您好!》。我是一名老师,我非常感谢教材的编者,体会到他们的良苦用心。

  教师节前夕,听着孩子们用稚嫩而又甜美的嗓音唱赞歌,这无论如何是会让老师们陶醉的。

  细细咀嚼这首诗,约莫能够体会到作者对教师的欣赏和感谢之情。但没有把握的是,我们即将面对的学生,也能领会其间的真情告白吗?假如不能,而我又在那儿巧妙地“引导”他们对着我们唱赞歌,我会脸红的。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这篇课文真的让我们尴尬。但既然是教材,又不能不教,怎么办?我的想法是这一篇课文,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读准,读畅,学生之间相互检查,不要背给老师听,最多我和他们侃侃诗歌的一些特点,朗读中的注意点什么的?

  不愿让孩子们把这首诗背给我听,是怕学生对着我高声朗诵“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老师,您好”时,浑身起鸡皮疙瘩。

  也许,什么时候当孩子们不需要我们的逗引,出自内心地说出,不要一首诗,不要完整的一篇文章,只要几句话,哪怕是“老师,你好”这么简单的几个字节,只要那是出自学生内心的由衷之言,是学生和老师在心灵对话中的自然流露,我也会欣然接受,而且会涕流满面。

  更何况在“教师节”这个容易让教师伤感的节日里,领着孩子唱“老师,您好!”。谁在庆祝教师节?如果是我们自己,那我们是不是像把自己手放在自己的胳肢窝里给自己挠痒逗笑。滑稽如许!假如是“大人们”给我们庆祝?哦!谢谢了,只要在这个心酸的节日前,将未兑现的三年的冷饮费和一年的地方津贴恩赐给我们,我们就感激涕零了。我们并没有奢望鲜花和蛋糕,我们的要求只有这么多,把该给我们的给我们吧!

  孩子们,你们读吧!但请你小声一点,老师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崇高而美好”,老师也在为生活而卑微地乞讨!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老师的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1、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

  2、为了赞美老师,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

  3、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就拿我来说吧,每次我遇见曾经培育我的老师,总会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

  4、你们呢,是否也能这么亲切地向老师问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再读课文,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可在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

  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3、检查: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作业设计:

  (一)组词

  铺浸顶霞辛

  哺侵项假幸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铺设架起

  塑造编织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

  衷心(zōngzhōng)塑造(sùshù)

  笑语盈盈(yínyíng)浸透(jìnjìng)

  第二课时

  一、听写。

  崇高智慧波涛创造浸透涌出塑造朝霞茁壮衷心祝愿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学生阅读。

  四、指导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五、作业:

  1、感悟积累。

  本文是一首,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和,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之情。

  2、找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其中“春蚕”指,“理想的丝线”指,“甘露”指,“茁壮的新苗”指,表现了。

  4、背诵课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7

  《老师,您好!》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全文分两小节,结构很清晰,内容也不是太深奥,学生理解、感悟应该不太难。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朗读上。

  一、抓关键词语,联系生活,读中感悟。

  诗歌中有不少需要理解和感悟的词语,比如“铺设大道”、“架起金桥”、“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等等。这些词语就从字面上解释,很难和教师的崇高和美好联系起来。所以我和学生从教师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边读边体会,逐步了解老师把学生从无知的昨天引向幸福的今天、灿烂的明天,让学生知道了国家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引领学生寻求理想,鼓舞学生实现理想。这样一说,学生就逐步理解了“铺设大道”、“架起金桥”的含义,不需要讲得太透彻,只要能感悟、体会到了就可以了。第二节把老师比作春蚕,把学生比作茁壮的新苗,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很快很容易就理解了。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我们都提倡。

  二、多形式朗读,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又采用了分小组读、领读、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拓展延伸了教师的感人事迹,让学生释放对教师的敬爱、感激等情感,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变得更感人,学生的感悟变得更深刻,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得到升华。接下来读补充上的小诗,无需训练,学生在自然情感的催促下,激情迸发,朗读得感人生动。最后,让学生再齐读课题,自然流露的情感让我感动。

  当然也有遗憾的地方,在后面做《一课一练》和《补充》上的习题,原本课堂上已经解决的问题,一旦到了下课,有些又成了拦路虎,少数孩子的记忆又突然堵塞。当然,我知道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是自己有时有点过于追求完美。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试着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重点。

  二、布置预习任务

  1、读第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生字表上没有的字查工具书,读完课文后,再读生字表。

  2、读准下列字、词的音。

  崇高 浸透 项目 辛劳 汹涌 塑造 朝霞

  编织 茁壮 衷心 祝愿 波涛 创造 智慧

  蕴含 春晖 闪耀 甘露 情不自禁

  3、读第二遍课文,达到读通句子。

  4、读第3、4遍课文,达到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恰当。

  5、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老师“好”在哪里?试着写一写。

  6、从文中标出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试着写一写你的理解,不明白的可以借助工具书。

  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蕴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茁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衷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浸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塑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课本上描红,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本课生字写3遍。

  8、把本课生词、课后三题写2遍。

  9、预习了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写在下面)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9

  《老师,您好!》练习设计:练笔 ━━让我们架起了心灵的桥梁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6

  作者:陶丽芳

  我们学习了课文《教师,您好》,课文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对教师的感激、热爱之情。我想:教师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的学生们一定也会有许多话要说。于是,我创设了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设计了小练笔《教师,我想对您说》,要求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并把它写下来。结果,许多学生写了对教师的感谢,有的则悄悄地告诉教师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的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有的则虚心地讨教改正缺点的方法;有的则请求教师对他多加督促指导;有的诉说了自己的烦恼……孩子们的决心和与信心,力争上游的美好愿望着实让我感动。读着孩子们的练笔,我觉得平时那么淘气顽皮的孩子似乎成熟了许多,他们是那样地懂事又善解人意。此时,我唯一能做的是把自己当作他们的大朋友,给他们送去一份关怀,带去一声鼓励,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其中有一个女孩在练笔中问:“班主任教师是同学小恒的姑姑吗?教师上课经常让她发言。教师可喜欢小恒了。”我看了以后,我就把她找来谈话,如实地告诉她:“这是事实,但是你不必担心教师只喜欢小恒一个人,而不喜欢你,你们其他58位同学在教师的心目中是一样的,教师喜欢你们中的每一位同学。”此时,孩子的脸上重现了灿烂的笑容。

  练笔,让我和孩子们走得更近。练笔━━让我们架起了心灵的桥梁。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10

  《老师,您好!》

  教学反思: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课文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课后的拓展练习可以让学生知道更多赞美老师的诗篇,同时练笔的设计可以让他们将对自己老师的崇敬之情倾注笔端。我在教学开始的时候,用生活中天天运用到的师生对话,“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在师生问候之后,迅速让学生回忆刚才说的话,激发学生对这个课题的直观感受,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为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作铺垫。这里是想体现感情上的牵引。在课文教学中我通过举出古今中外名人名家在老师培养下成才的例子说明老师的伟大作用,并用换句型的方式体会诗句中蕴含的对老师的赞美之情,为读好句子服务。这儿主要想体现的是朗读上的指导。上完这堂课之后,我感慨颇多,在这篇课文教学过后,眼看就是教师节了,联系教师节,让孩子模仿课文,也去动一动笔,写出你想对老师所说的话,或者写出你在教师节想做的事情,我把这作为一个小练笔,其实后来,我也把这个过程实实在在地放到了作文课中,很多孩子的作文让我非常的感动,以至于在孩子们完全自主举办的一堂班会课中,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了这句话:“老师,您好!”其实,说实话,那一刻,我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这篇课文的教学,在我和学生的共同行动下,真正做到了课堂课外的融合,真切地诠释出了孩子心中的那句“老师,您好!”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1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5

  by: 濮一菁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想想你心中最喜欢的老师,说说

  我喜欢她(他)……

  她(他)……最让我感动

  她(他)做了……让我难忘

  ……样的老师是我最喜欢的

  我希望我的老师是这样子的……

  ……

  【我们一起来记一记】

  1、歇后语

  ·汽车坏了方向盘--横冲直撞

  ·黄鼠狼觅食——见机(鸡)行事

  ·和尚的木鱼——合不拢嘴

  ·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

  ·瘸子靠着瞎子走--取长补短

  · 盲人上大街——目中无人

  · 麻绳拴豆腐——提不起

  ·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按要求完成成语

  ※  关于“笑”的相关成语:

  强烈的笑:哄(  )大笑  捧(  )大笑  笑掉(  )(  )

  愉快的笑:(  )笑颜(  )  笑容(  )(  )

  难忍的笑:(  )(  )失笑  忍(  )不俊

  阴险的笑:笑里(  )(  )

  应付的笑:一笑(  )之

  勉强的笑:(  )(  )欢笑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  填入一对相似或相反的字组成成语:

  (  )文(  )字  (  )惊(  )怪  (  )枪(  )马

  (  )勇(  )谋  (  )倒(  )歪  (  )斩(  )奏

  (  )邻(  )舍  (  )软(  )硬  (  )天(  )地

  (  )钉(  )铁  眼(  )手(  )  患(  )患(  )

  【我们一起开个诗歌朗诵会】

  搜集自己喜欢的诗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出来。

  我会配乐朗诵……

  我会大声背诵……

  看我一边写一边背诵……

  我们几个人边朗诵边表演……

  看我们小组一起来朗诵……

  ……

  【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老师】

  老师是园丁,浇灌我们这些祖国的新苗……

  老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老师是春蚕,为我们编织理想的丝线……

  老师是桥梁,指引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我要把对老师的祝福写在卡片上送给老师……

  我要把我的诗写在贺卡上送给老师……

  我要把我写的诗做成书签送给老师……

  我要把我写的诗朗诵出来,录下来送给老师……

  ……

  老师,我想对您说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情趣,并尝试写诗歌。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3、使学生更加体会教师职业的高尚,并进行尊师教育。

  活动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活动难点:使学生通过活动,体会教师职业的高尚。尝试写诗歌。

  活动准备:投影仪、vcd、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教师的工作多么辛苦,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他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为了达对教师的感激与敬慕之情,人们把每年的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今天,同学们你们想对培育你们,在你们内心深处留下永恒印迹的老师们说些什么呢?

  板书主题:老师,我想对你说!

  二、                组织活动

  1、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师相关的生活影片。

  边看边讨论,边想:你明白了什么?哪些教师的行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同学间讨论。教师参与。

  3、组织朗读。

  4、(1)学生朗读课前准备好的关于歌颂教师的文章。

  同桌评论。(可以加动作,注意用真情去读)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间互相朗诵。。

  (3)小组选代表上台朗诵。 

  (4)自由挑战小对手,看谁最棒。 

  5、练写诗歌。

  (1)教师指导。

  要求:注意格式,让学生紧扣主题,抒发自己真实情感 。

  (2)学生自由练写。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读自己 的作品。

  (5)学生自己自由评议。

  三、                教师总结。

  四、                小建议:

  仔细修改自己写的诗歌,积极向各种刊物投稿。证实自己的写作水平。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第一范文.com)

  本文转载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12

  这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内涵,真正懂得美来自生活,美来自内心,美来自创造。主要内容是教学生在教师节时制作一个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在内容的选择上以来自生活,来自每个学生自身的最普通、最熟悉的事物为主,我采用了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发展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与能力,完善了学生的人格。

  在教学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艺术审美为核心:

  在这课的教学中,首先,我在导入谈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直接展示了四张别致的贺卡,让学生直接感知这独特的美感,产生美的体验,激发学习欲望,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学生练习完成后的作业交流欣赏。学生的作业是学生对所学新知识巩固程度的有效反馈方式,通过相互交流,评析其优缺点,指导修改并最终完成作业,促使审美体验的升华。看来,审美能力的培养既是美术课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内在动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提问来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如在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欣赏,学习贺卡的制作方法时,提问:“这些卡别致吗?别致在哪里?”“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由浅入深、由内到外的直观刺激,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注重为改善而进行评价:

  评价是为了改善和促进。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练习是一种最有效的检验方式,对学生作业的中肯评价更是巩固新知,形成能力的环节。让学生参与评价,让他们通过评价发现他人或自己作业的优缺点,并能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或建议去指导修改作业。

  这节课我感觉还有许多缺陷。比如:环节设计上不够紧凑,以至于作业时间过少,导致总结评价时没有像样的作品;各个环节不够衔接,使得听者感觉有些乱;专业的术语还有待加强……这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学习中,不断改进、不断钻研,来弥补这些缺憾,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完美!!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13

  《老师,您好!》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教师的感激、热爱之情。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学生所熟悉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揭示了课题,并顺势导入了课文。在学习课文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情感,在精读诗歌时,我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比较句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教师的崇高品质和教师工作的美好和神圣。本堂课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学生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中有所悟,有所得。但如果只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也只能做到知其音而不解其义。

  必要的理解还是需要的,所以我在教学中不仅指导学生充分朗读,还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老师是如何教育我们的,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教师工作的辛劳,有的学生就谈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聚精会神地为我们批作业、备课等,但除此之外,学生就没有什么话题了,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理解得有些生硬,让我有些失望,看来我高估了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在备课的过程中还要多用心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篇1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站    点击数:133

  主备人:倪文娟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

  2、制作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初 备 修 改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从跨进学校的大门,老师就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教我们读书写字,教我们唱歌跳舞,把我们引入科学的殿堂,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陪伴着我们度过美好的学习生活。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是几月几日?让我们一起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课题)二、初学诗歌、自由练读  1、师配乐范读。  2、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懂大意,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名试读,检查自学情况。三、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指名读;  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四、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五、作业:  1、仿照课文,长短不限,写一首抒情小诗,诗题如“老师,我想对您说”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附板书:老师,您好!事业崇高 每当……就……事业美好 每当……就……工作辛苦 感激之情 分句训练这一环节可以和重点句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避免了重复了。在抓重点词时,对于有些难懂的词,不必多加解释,还是注重朗读为好。所谓换句式就是陈述句和反问句的比较,教学时,注意朗读语气的对比,来体会感情。

  反思:

  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只有加强朗读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语文的能力。本课处处可见教师对“读”的处理与安排。课始,从教师配乐范读,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到让学生自由练读,从指名试读到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品读,以及对重点句的感悟读,都显示了读的层次性。同时我在训练朗读,也并没有一味地让学生自己感悟,而是传授了一些朗读的技巧,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