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教案

2023-01-07

《猫》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学会本课生词,要求掌握:古怪,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变化多端,生气勃勃,会用"任凭","生气勃勃"造句.

  2,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

  3,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

  4,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二,教学设想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短小,通篇不过71个单句,478个字,但内容具体,描述生动,剪裁得当,构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秀范文.

  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对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作了细腻,生动而又逼真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十分喜爱的感情.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每段都紧紧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语言精当,层次分明,上下连贯,结构严谨.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抓住总起句,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如同剥竹笋一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扎实训练,以期达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2)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写这些内容的;(3)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这样教学,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即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学到了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

  一,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 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 猫给你们什么印象

  叙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书),(介绍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课本上《猫》.

  二,自学课文.

  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

  查字典: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

  (让学生抓住组成词的关键性字眼,查字意,然后理解词义)

  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 (大猫和小猫),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写大猫的作为一段,把后面写小猫的作为一段.小朋友再读一遍.划分段落.分好段想一想:课文第一段,主要写大猫的什么特点 课文第二段,写小猫的什么特点 把能概括它们这一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第一段: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第二段: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三,讲读课文.

  第一段:

  1.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的.

  2.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 听老师读课文.

  3.范读第一段.

  4.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叙述的内容里,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

  你们平时在家里或者电视上肯定看到过小猫吧,你能来说说你所见到的小猫吗 再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猫和你平时见到的猫有什么不同

  (放幻灯①:猫在睡觉)学生叙述:猫很老实.(释:无忧无虑)

  (放幻灯②:猫出去玩)学生叙述:猫很贪玩.

  (放幻灯③:猫等老鼠)学生叙述:猫很尽职.(释:尽职)(突出:"非┉┉不可┉┉")

  5.教师导入: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 你们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

  ("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可是┉┉")

  ①说它老实吧

  6.比较读 这两种句式语气有什么不同

  ②它很老实

  ①说它贪玩吧

  比较读 再比较比较,体会体会

  ②它很贪玩

  "说它老实吧说它贪玩吧",我们体会体会,这种语气给你什么感觉 (并不完全这样)

  7.根据板书指点:

  说它 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可是)尽职

  指点:说它老实,它是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是贪玩的,可是,它又尽职的.所以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些就是猫的古怪的表现之一.

  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 (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8.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9.继续往下读,猫又怎么古怪,这一节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准备自己讲解.

  这一小节请小朋友自己读读,想想,讲讲.例如层次怎么分,详略怎么样运用的什么表现手法,用词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作用都可以讲.

  自己讲书要点: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

  (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

  (3)写高兴,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突出有关词语:

  长短不同

  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粗细各异

  (4)猫并无高兴与不高兴之分,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感情.

  10.指名读第二节,要把你们刚才讲的冒号,层次,感情,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四,巩固词语.

  任凭,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古怪,从中挑出两到三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

  五,各自练习背诵一,二两节.

  第二课

  一,讲读课文.

  第一段和第三节.

  1.这一节进一步写出猫的古怪.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下吗 (板书:怕,勇猛)

  2.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虽┉┉但更多的是┉┉"那为什么小猫会这样呢

  3.现在我们来看整个的第一段,写猫的古怪,分了哪几层来写.就前一课出现的板书指点.

  说它 老实 (可是) 贪玩

  __ 贪玩 __ 尽职

  古怪 __ 温柔可亲 __ 一声不响

  __ 怕 __ 勇猛

  这些方面,课文中哪些写得详细(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根据学生回答在上面这些词上用彩色粉笔做上着重号.)

  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响,胆小要详细呢 4,指导:概括段意,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 我们还可以用书上哪一句概括 ("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这一句写在这一段的第一句,这叫什么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二段

  1.你们再看第二段的第一句,在全段中的地位怎样 (也是段首概括).

  课文上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现在你们从课文里找找,哪些词语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现在却用到小猫身上去了.("好玩具;不哭,打秋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以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2.小猫的可爱,你们感觉了吗 我请谁来讲,先照课文讲,然后补充自己所观察的,说出小猫的天真可爱.

  3.指名朗读.

  4.特点层次.

  一根鸡毛

  淘气 一玩起来

  它们的胆子

  你见了

  二,练习背诵.

  三,说话练习: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出了猫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爱.谁能选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感情.

  (提供导语:_____的性格实在_____,_______.)

  四,附件

  (一),资源链接

  教案资源

  猫的图片:

  老舍介绍

  语文新课标:

  (二),练习

  1,分辨带点字的读音.

  的确( )(de dí dì)

  暖和( )(hē hè huo huò)

  玩耍( )(suǎ shuǎ yào )

  折磨( )(zhé shé zé )

  2,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1),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 )有时候很乖.

  (2),它若是(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

  (3),它们逐渐( )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3,把句子补充完整.

  (1),小猫什么都怕,可是

  (2),今天的劳动任务很重,可是

  (3),上午的自习课,虽然老师没有来,可是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的第_____段着重写了猫性格的古怪,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写的.课文的第2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这句话可作为该段的段落大意.课文反映了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____之情.

  (三),板书

  猫

  (说它) 老实 (可是) 贪玩

  古怪 贪玩 尽职

  温柔可亲 一声不响

  怕 勇猛

  好玩具

  小猫 也不哭

  更可爱 胆子越来越大

  摔抱打

《猫》的教案 篇2

  【教学设计说明】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短小,通篇不过71个单句,478个字,但内容具体,描述生动,剪裁得当,构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秀范文。

  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对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作了细腻、生动而又逼真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十分喜爱的感情。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每段都紧紧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语言精当,层次分明,上下连贯,结构严谨。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抓住总起句,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如同剥竹笋一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扎实训练,以期达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2)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写这些内容的;(3)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这样教学,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即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学到了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根据课文特点,拟定四方面的教学目标 :

  1.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

  2.学习按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学习围绕总起句具体描述的方法。

  3.分析判断句子的正确性,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和、折;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会用“彼此”、“无忧无虑”造句。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划分段落,重点讲读第一段。第二教时讲读第二段,指导背诵第四节,总结课文,有感情朗读,小练笔(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教学主要步骤】

  一、课前预习,提出要求。

  1.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2.想想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3.想想从作者对猫的描述中,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哪些词语和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

  二、揭示课题,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并分清段落。

  1.指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预习题。

  2.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让学生明确:课文写了有关“猫”的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二是小猫的活泼可爱。)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课文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生动描述的,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找出本段的重点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讨论后明确:本段的重点句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也是本段的总起句。)2.轻声读课文,思考: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讨论后明确: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以及“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都一声不吭;既“勇敢”又“胆小”。)(3)提问:猫的“老实”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乖、睡大觉、不过问。结合理解“无忧无虑”,并口头造句。)

  (4)接问: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一天一夜、任凭……也。)

  (5)再问: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闭息凝视、非……不可。)

  (6)追问:为什么从“闭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讨论后明确:从“闭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的专注的精神;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7)提问: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讨论后明确:连接“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内容的词是“可是”,懂得“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8)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明确:“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9)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10)指名读第二节,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结合解释:温柔可亲。)课文是怎样从猫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猫的“温柔可亲”的?(板书:蹭、跳、叫唤、咕噜。)

  (11)提问:这里的“几条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讨论后明确: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12)再问: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板书:无论……也)

  (13)默读第三节,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明确“胆小”与“勇猛”。)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讨论后板书: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14)小结第一段:①课文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作者写猫的古怪性格,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感情?②想想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学习第一段的?(归纳出:首先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接着弄清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如何写这些内容的;最后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看看这些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2.讲读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找出本段的总起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2)提问:第二段与第一段是怎么连接的?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明确:“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一句承上启下,“更”这个词是把小猫与成年猫的性格相比,说明成年猫可爱,而小猫格外可爱。表现了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的感情。)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小猫的“可爱”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具体写这些内容的?划出重点词句。(讨论后明确:围绕小猫的“可爱”,主要写了小猫玩鸡毛、线团,摔交,打秋千。板书重点词语:耍个没完没了、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摔交、打秋千。)

  (4)提问:作者对小猫怀有什么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明确:作者喜爱小猫,表现在“绝不会责打它们”等词语。因为作者从小猫的淘气可爱中看出它们的“生气勃勃”。结合理解“生气勃勃”。)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在讲清内容,理清层次,弄清句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也可引背,引语如下:小猫怎样的可爱?它们是怎么玩耍的?它们的胆子大到什么程度?作者为什么不会责打它们?

  四、反复诵读,体会感情;总结全篇,练习仿写。

  1.师述:课文通篇洋溢着作者喜爱猫的感情,想一想,应怎样朗读,才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感情?(明确: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亲切,因此朗读时语调要轻,感情要充沛。)

  2.教师指板书,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本文围绕总起句写,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师述:你能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吗?

  出示总起句(任选一题):

  (1)猫真老实。

  (2)猫很尽职。

  (3)课间活动丰富多彩。

  (4)这堂自习课真静啊!◆ 

《猫》的教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师:猫是惹人喜爱的小动物,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更是惹人喜爱,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生交流第一方面是讲猫的性格古怪;第二方面是讲刚满月的小猫十分淘气.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师: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几方面呢?听老师读课文第一段,边听边思考

  2.师范读课文

  3.生交流,完成填空

  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

  4.师:作者是怎样把猫的这些性格特点写具体的呢?生自学讨论交流

  5.集体交流

  师:问:猫的老实表现在什么地方?生着重理解无忧无虑

  问:课文中是怎样写猫贪玩?

  问:猫的尽职表现在什么地方?生理解屏息凝视----专心

  (1)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耐心

  (2)非----不可----决心

  (3)谁来读出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他的专心.耐心决心.

  问: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1)理解蹭

  (2)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再联系上下文读一读,看有什么新发现?

  师猫这样轻轻温柔亲热地蹭老舍爷爷的腿,你觉得还蹭出了什么?

  生蹭出了友谊蹭出了感情.

  师一个蹭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爱人,人爱猫的动人场面,老舍爷爷不愧是语言大师.

  (3)理解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几朵小梅花的是什么?

  小梅花多美啊!尽管猫踩脏了稿纸,但作者并没有厌烦,可见作者对猫是多么喜爱.

  问从那些词句反映了猫的胆小勇猛?

  小结猫的性格古怪,作者是不是讨厌他呢?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你能把这种喜爱之情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1--3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段

  过度大猫已是如此可爱,而小猫更是可爱.

  1 请同学们合上书,听老师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写出了小猫的什么特点?

  2 再点同学读第二遍,要听出那些字词能表现小猫淘气的特点并记在本子上.

  3 现在请你们听第三遍,边听边想象小猫淘气的情景,听后向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加上自己的语言.

  4 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老舍爷爷笔下的猫充满了灵性,就象一个既可爱又顽皮的孩子,真是惹人喜爱,有个同学也想在家里养猫,可是他妈妈不同意,说猫叫起来太难听,又会把家里踩得到处是脏脚印,大家能不能帮他说服妈妈?

  这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正说明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美,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猫》的教案 篇4

  说教学目标:

  1、 读懂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 又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 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难点:

  1、 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 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生词新词:

  分组合作比赛,默写生字,要求全部写出来,写对写好,前面的不会后面的补充,到规定时间为止。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自由组合阅读课文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学习猫是怎样古怪、淘气、可爱的?

  板书:古怪 淘气 可爱

  三、整体感知,体会真实的表达方法(分大组朗读交流)。

  读完以后你们觉得老舍先生写的猫真不真实?那些地方看出它的真?

  四、重点感悟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上节课同学们已经选择喜欢的部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课文,注意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要读得让其它同学也喜欢这些词句。

  (2)小组交流汇报

  大花猫

  1、 性格古怪

  (1) 小组代表读,其他同学听: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从哪听出来的?

  (2) 重点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a.质疑:古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猫的性格古怪?从哪可看出猫的性格古怪?

  (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不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从三方面具体写出猫的古怪:一是有时特别老实,有时又特别贪玩,有时又非常尽职;二是高兴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一声不出;三是有时无比勇猛,有时又无比胆小。这样极端矛盾的表现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跟一般情况不同,只能称其古怪。同时体会到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 老实 贪玩 尽职

  板书:(大花猫)性格古怪 高兴时……不高兴时……

  胆小 勇猛

  b.学生发现:你们发觉什么表达方法吗?

  师引导:作者在开头就指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叫什么?(开门见山)这种写法好不好?(简洁明了,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

  (3)朗读课文,你能发现什么写作特点吗?

  体会到:(课件展示)

  a.“说它……吧,可是……“的句式(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句式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和后部分是矛盾的,课文通过这样的句式,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特点,体现了猫“实在古怪”的性格。)

  b.“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我们体会到猫十分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

  c.“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课文通过写猫一连几个小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突出他的尽职。“非……不可”写出抓老鼠地决心和耐心,突出表现猫地尽职。)

  d .“它若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无论”用来表现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我们体会到猫在不高兴时举断冷漠的表现。)

  (4)学生又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2、淘气

  那些地方写猫的淘气,找出关键句。还有从几方面写小猫的淘气?

  体会到:a.什么东西都玩

  b.玩起来不怕率跟头,也不怕撞疼

  c.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耍个没完

  小猫:淘气 枝折花落

  3、可爱

  重点体会:上面两部分都体现了猫的可爱,因为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老舍先生都是视猫如儿,爱猫如女的。

  4、重点体会以下几个词:

  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文中意在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猫的天职是捉老鼠,文中写猫在捉老鼠时屏息凝视,连等几个钟头,从中看出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变化多端:变化多样。老舍爷爷家里的猫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5、依据板书总结全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 默读课文,体会:猫既古怪又淘气,作者为什么还说它可爱呢?

  a. 从性格上看,正因为猫的性格时矛盾统一体,才使它性情丰富多彩,生动 有趣。

  b. 从淘气看,“生机勃勃”看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 默读全文,列出作者喜爱猫的句子并谈体会。(融情于猫,情猫相融)

  如“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脏脚印形容成小梅花,而“印”字用得何其生动。)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把猫的叫声形容得悦耳动听,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大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天真可爱,生机勃勃”这些词语一般形容小孩子,放在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小猫的宽容怜爱如待幼小孩童。)

  五、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 思考题:请你以老爷爷的身份和猫的身份向同学介绍本课的猫。选择你喜欢介绍的方式。

  2、 学生分头准备,同桌交流。

  3、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六、总结全文: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老舍先生用通俗晓畅的语言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作者的爱猫之情。

  七、布置作业

  1、 做同步练习

  2、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小练笔:试试描写你喜欢的动物 老实 贪玩 尽职

《猫》的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学习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品读探究,懂得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道理并努力实践。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感情以及文章蕴含的哲理。

  学习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 导学(第一课时)

  1作家、作品简介

  2猫的文化知识链接

  3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4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文章段落

  5分组朗读课文并按照文章脉络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

  6联系生活,说一说你自己养小动物的经历。

  课堂检测

  1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

  消耗(    )    虐(    )待    (    )蜷伏    红绫(     )

  (    )怂恿    污涩(     ) (     )衔着    (    ) 诅骂

  2辨析与补释

  “消耗”与“消磨”

  “忧郁与“忧郁性”

  3文章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了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请勾画出养猫的这一悲剧史填空:得猫——养猫——(      )——再(      )——再(      )——再(       )——复(        )——复(      )——复(      )——(永不养猫)

  二、 学习研讨(第二课时)

  1、 文章写了几只猫?作者养了几只猫?主要写哪一只?  

  2、 找出自己认为作者情感浓厚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

  按照理解填充句式:“读——,我体味到————。”

  3、学生表演品读“我心里十分难过      ”这一段。

  并用“对于——,我想说:——”的方式结尾,表达一种看法。

  4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死亡“更难过的多”?

  5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6如果第二只猫偷吃了芙蓉鸟,“我”会怎么做?结合“我”教训,说说作品给予我们的启示。

  7 郑振铎先生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那么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呢?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关爱别人并完善自己呢?

  三、巩固延伸  阅读完成下列习题(第一课时作业)   

  蝈    蝈

  窗台上挂起一只拳头大小的竹笼子。一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爬行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孔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

  “怪了,它怎么不肯叫呢?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嘴里在自言自语。

  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 

  “它不肯叫,准是怕生。”小女孩说。

  “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

  小男孩说着,伸出小手去摘蝈蝈笼子。

  “小囡家,别瞎说!”老人把笼子挂到小孙子摘不到的地方,然后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

  整整一天,蝈蝈无声无息。两个孩子也差点把它忘了。

  第二天,老人从菜篮里拿出一只鲜红的尖头红辣椒,撕成细丝塞进小竹笼里,“吃了辣椒,它就会叫的。”他很自信。两个孩子又来了兴趣,趴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地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

  整个白天,蝈蝈还是没有吱声,只是不再在小笼子里爬上爬下。夜深人静的时候,蝈蝈突然叫起来,那叫声又清脆又响,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叫醒了。

  “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

  两个孩子睡得蒙眬,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冬冬直响。

  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子里终于发出了怨言:

  “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

  “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

  男孩问了一句,可大人们谁也不回答。于是两个孩子自问自答了。

  “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

  早晨醒来时,听不见蝈蝈的叫声了。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一看,小笼子还挂在那儿,可里面的蝈蝈不见了。小笼子上有一个整齐的口子,像是用剪刀剪的。

  “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1.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

  祈 (    ) 求    小囡 (    ) 家  (    ) 触须  (    ) 凑近

  2.浏览全文,在空白处填写自己的理解。

  文章以          为顺序,以         为线索来叙说故事、展开情节、表现人物。

  3研读文章内容,写出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出的最有情感表现力的两句话。 

  (四)练笔(二选一)

  1、请你创造性改编“芙蓉鸟事件”。

  2、思考文章结尾,你认为蝈蝈是“逃走”的么?由此写一段感想。

《猫》的教案 篇6

  一、看拼音写词语。

  Zāo yāng  zhú jiàn    táo qì  jìn zhí  rèn píng 

  (  )  (  )  (  )  (  )  (  )

  二、分辨带点字的读音。

  的确(  )(de dí dì)

  暖和(  )(hē hè huo huò)

  玩耍(  )(suǎ shuǎ yào )

  折磨(  )(zhé shé zé )

  三、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1、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 )有时候很乖。

  2、它若是(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

  3、它们逐渐( )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

  1、小猫什么都怕,可是

  2、今天的劳动任务很重,可是

  3、上午的自习课,虽然老师没有来,可是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的第_____段着重写了猫性格的古怪,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写的。课文的第2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这句话可作为该段的段落大意。课文反映了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____之情。

  六、用“摘录法”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你别看小草那样柔弱,可它们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来了一场暴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些小草。呀!小草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慢慢地又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样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挺拔,可是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猫》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2、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3、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试写一段话。

  4、培养学习提问的能力。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衔接过渡

  1、衔接:

  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老舍先生家的那只古怪却又很可爱的大花猫,谁能看着提纲,说说大花猫的古怪?

  出示:

  老实 贪玩 尽职

  古怪 高兴 不高兴

  怕 勇猛 

  2、过渡:对于这么古怪的猫,老舍先生却是注意观察,传神描绘,足可见老舍先生是个多么爱猫的人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看本课教学目标。

  出示教学目标:

  了解内容,感受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意义段,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板书:   

  满月的小猫

  更可爱?

  二、梳理问题

  1、小结:

  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边学习边解决。

  2、过渡:

  要知道“为什么满月的小猫更可爱?”首先得了解它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

  请你认真读每一句话,找出有关词句来说一说。

  三、讨论交流

  1、腿脚还不稳,已经学会淘气。

  (从淘气中可以看出可爱。)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好玩具。

  (从“耍个没完没了”,看出小猫很顽皮。)

  小结:

  刚才这位同学,不但找出句子,而且抓住关键词语说理由,真棒!

  板书:

  鸡毛 线团 

  3、……再跑再跌……

  板书:

  摔 跌 跑 

  小猫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真是生气勃勃。

  4、……撞疼了也不哭。

  板书:

  撞 

  小猫勇敢、坚强。

  5、……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新地方玩,真可爱。

  ⑴ “开辟”是什么意思?

  原来的游戏场所在哪里?

  板书:

  屋子里 

  扩展到什么地方?

  板书:

  院子里──老舍先生养花的地方 

  ⑵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连接上文)

  ⑶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试读──个读──齐读。

  6、……花盆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在新的游戏场所里,小猫又找到了新玩具,玩什么呢?

  板书:   花盆 摔跤

  花枝 抱打

  ⑴ 可想而知,后果是什么?

  ──枝折花落。

  “折”什么意思?“落”什么意思?

  ⑵ 这对于花草来说就是──遇到了祸害,遇到了不幸。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说明?

  ──遭了殃

  7、朗读游戏:

  请你读坐下。

  8、对于这么可爱的小猫,你想怎样读才能读出对它的喜爱感情来呢?

  9、有感情地朗读:

  试读──个读──齐读。

  10、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因为这满月的小猫比起古怪的大花猫来更淘气、更天真、更生气勃勃,作者的喜爱之情也更深一步,所以课文中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四、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大段

  五、写段练习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写出一只淘气可爱的小猫来呢?

  试写与交流:

  仔细观看cai课件上的录像片断,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几句话试写小猫的淘气。

  【板书设计】

  满月的小猫

  更可爱

  屋子里: 摔 跌 跑 撞

  院子里: 花盆(摔跌)  花枝(抱打)

《猫》的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每段都紧紧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语言精当,层次分明,上下连贯,结构严谨。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抓住总起句,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如同剥竹笋一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扎实训练,以期达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2)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写这些内容的;(3)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这样教学,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即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学到了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猫》。

  2、介绍作者:这篇课文是老舍爷爷写的,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带着两个要求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读不通的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和词语,特别是课后第4题的词语,我们更应该掌握好,多读几遍。(学生初读)

  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闭息凝神   遭殃  彼此  任凭  逐渐  无忧无虑  性格古怪  粗细各异

  温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2、检查课后习题4,学习词语:(幻灯投影)

  下面我们先来检查第 部分的词语,我请一个同学能把它们读一遍,——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读不通的多读几遍——齐读词语。

  请你找出你觉得最难写或最容易写错的两个词语,在课堂练习纸上抄写两遍。——同桌交换检查、修改。

  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部分的词语。

  折:读sheé 是个多音字,还有个读音是:zhé,怎么组词?

  你能用上划横线的三个词语,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吗?

  3、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小)

  、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计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

  “(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

  “(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

  、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古怪的)

  那在“一群小猫”前呢?(淘气的)

  、齐读:(古怪的)(一只)(大)

  (淘气的)(一群)(小) 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

  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淘气)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三、细读课文,理解大猫古怪和小猫淘气。

  (一)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大猫到底古怪在哪里?小猫又淘气在哪里?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你用“——”找描写大猫“古怪性格”的三个重点句。

  2、交流:老实、贪玩、尽职 (什么叫尽职?)

  3、为什么这三个词语能表现出大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呢?

  4、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转折关联词或“不但……而且……”这个递进的关联词把这三个或其中两个词语连起来说说大猫的古怪吗?

  、大猫虽然很贪玩,但是有时也很老实,而且也很尽职。

  、大猫虽然老实,而且尽职,但是有时候也很贪玩。

  、大猫不但老实,而且尽职,但是又很贪玩。

  5、你能把“大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加在这些句子开头或结尾吗?

  同学们真聪明,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啊!同一种意思我们能用这么多不同的句子来说,大家刚才的句子都说出了大猫的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定的古怪性格。这下你理解古怪的意思了吧?——解释“古怪”。好,这个词语解决了,(擦去问号)

  6、课文第二、三两节也写出了大猫性格古怪,请你速读课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点词语:

  交流: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练习:用“虽然……但是……”的句式练说,体会大猫的古怪。

  (二)

  1、请同学们按找出重点词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找出写小猫淘气的重点词语——默读、找。

  2、交流:没完没了。

  3、你能不能在其他写小猫淘气的句子中也加上“没完没了”来说说。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再跑再跌(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不哭,还是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没完没了地玩,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看,这真是一群淘气调皮的小猫啊!对“淘气”这个问题你们也自己解决了,可以擦去问号了。

  第二教时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1、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

  理解“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板书:)

  2、明目标

  所以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读懂课文是怎样写猫可爱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体会大猫之可爱。

  1、下面我们要自己来分析理解大猫可爱在哪里,而不是由老师来讲问。请同学们带着这些要求自由朗读第一段。

  幻灯出示:、挑:你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喜爱之情的一个句子,划下来;、找这句话中的重点词。、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读: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范例教学:为了帮助大家讨论好,老师先和大家来学习一句话:(幻灯出示:“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老师对这一句是这样理解的:

  a、我们已完成了第一步挑出句子。

  b、下面我们完成第二步,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的确,乖)。

  c、第三步,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乖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老实、听话。)我们什么时候用“乖”?(老舍把猫写成了小孩子,对猫多亲昵啊!)那再加上“的确”呢?(更加深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所以第三步“乖”和“的确”重点词的特别含义是什么?(生连起来说一遍。)

  d、初步体会:这一句虽然不长,用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大猫的可爱,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这句话。

  谁能把刚才我们四步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一遍。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按刚才的过程,完成笔头练习:幻灯出示练习:(见后面练习纸练习二)

  3、自主学习:

  如同学们按这种方法读课文,选自己最爱读的一句话,细细体会、学习课文。

  (准备好)。谁能最早主动的站起来,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

  4、交流:

  例:、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重点词:闭息凝视:写了大猫捉老鼠的专心负责、全神贯注,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的样子,作者对大猫尽职精神的赞扬。

  5、“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你抓痒。”

  重点词:蹭:摩擦 (你在什么时候谁那儿也蹭几下?)

  用蹭表现了猫对作者的亲近,作者对猫的喜爱,在作者眼里猫像一个撒娇的小孩。

  6、跳下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重点词:小梅花。

  把稿纸上脏乎乎的脚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足见作者对猫的宠爱喜欢。

  (生交流一处,朗读体会一处)——课文写猫可爱的地方很多,可以说课文每一句都写出了猫的可爱,每一处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一齐读课文,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齐读第一段。

  三、体会小猫之更可爱。

  1、大猫已是如此可爱,而小猫更是可爱,请同学们按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段,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写出了小猫更可爱,作者更喜欢? 

  2、交流:

  3、是啊,满月的小猫是多么的淘气调皮、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所以更可爱,令人更喜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自由读第二段,读出你更喜欢小猫的感受来——齐。

  4、同学们,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读懂了大猫古怪得可爱,小猫是淘气得更可爱。在老舍爷爷笔下,猫是多么活泼可爱啊!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优美迷人啊!同学们,我们想不想也拿起来写一写?——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完成第三题:写一段描写小动物的话。

  5、交流。

  四:课文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探讨、练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爷爷那精美的语言民陶醉。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这说明在我们的辞海中,处处都 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今天,金教师 大家一起享受了这种美,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你们说:是吗?

  板书

  (古怪的)(一只)(大)     可爱

  老实、贪玩、尽职         猫

  (淘气的)(一群)(小)     更可爱

  没完没了

《猫》的教案 篇9

  【设计理念】

  力求突出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设计特色】

  引入选择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入研读机制,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 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揭示课题,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猫。教师简介作者,让学生初步了解老舍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感受作者语言魅力的积极性。

  二、 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 学生带着要求自学课文(拼读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义,读通课文,想想课文意)。

  2、 流自学情况:课文写出了哪两种猫?多少只大猫,多少只小猫?是怎样大猫,又是怎样的小猫?随机形成板书:

  (一只)(大)古怪

  猫

  (一群)(小)淘气

  (在初读交流时,引出表现文章主线的板书,并借助这主线,为下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提供依据。)

  三、 理解结构,概括段意。

  抓住“大猫古怪”“小猫淘气”这条主线,引导学生研究:

  ①课文的分段;②段意的概括;③主要内容的归纳。

  (以一条主线所发挥的三大作用,使初读者训练机理清晰、环环相扣,提高了读书效率。)

  四、 专题研究,理解课文。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合作形成“研读专题”,即怎样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任选你觉得最生动的一处讲析给大家听。

  1、 教师先指导一处以作示范,让学生明白应当怎样讲析。

  2、 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研读,教师巡视指导,掌握自主研读情况。

  3、 小组或同桌合作,最后组织课堂交流;教师随机作点拨、深化和评价。

  (教师重点指导一处范例以后,要着重引导学生自读。可以让学生“划”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或最能体现作者对猫的喜爱这情的句子,‘圈’出这一句话中最能体现猫的可爱、作者爱猫的关键词,“研读”领悟这些关键词的特别含义,“赏读”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然后,把这个自读过程具体说出来参加交流。这样保证了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研读课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摆脱了以繁琐提问作情节分析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开拓了阅读教学的新天地。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挑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说。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性和自豪感,真正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 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惹人喜爱。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评点】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对读物按其不同个性、经历重新建构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研究性。本案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以一课一问(一个研读专题)取代了传统的情节分析、烦琐提问这一难以突破的课堂模式,把课堂时空真正还给了学生,以充分展示生命活力。(周一贯评点)◆

《猫》的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外阅读老舍的文章数篇,初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2 、布置学生观察猫。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完成作业 第一、二题。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 板书:猫。知道猫吗?谁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2、 指名说。

  3、 揭示课题。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揭示课题。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 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揭示课题。

  4、 齐读课题。

  5、 说说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二、自学课文

  1、要求:

  (1)    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新词的字形,联系上下文想想词义。

  (2)    读读想想:你喜欢这些猫吗?

  (3)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

  2、交流反馈

  (1)    做作业 本第一、二、三题。做完后集体交流反馈。

  (2)    你们喜欢这些猫吗?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    说说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第二段:第4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

  精读课文,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的可爱,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教学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说。

  方案一:学生能直接说出“猫的性格的古怪”。

  1、知道“古怪”这个词语的意思吗?(猫的性格特别,难以捉摸)

  2、再反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写了猫的性格的古怪的?

  3、集体交流

  指名说。每说一处,教师投影出示。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老师、优秀学生的示范朗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读美,读出感受。(加点词语为教师板书)

  A、猫很老实:很乖、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B、猫很贪玩:出走一天一夜、任凭……也不……、要不……怎么……呢?。

  C、猫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不可……。

  D、猫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蹭、抓痒、踩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

  E、猫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无论……

  F、猫很胆小: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G、猫很勇敢:不要说……就是……。

  4、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

  想说吗?(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看看课文上事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5、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

  6、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1)比较:(男女生分别读一句)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读出了什么感情?(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喜欢的语气。)

  (2)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指名读这句句子。

  (3)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体会“尽职”、“闭息凝视”的含义。 

  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 (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7、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8、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方案二:学生只是零碎地说猫的性格的具体表现

  1、上述教学步骤 3。

  2、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

  想说吗?(猫的性格有些古怪)具体说说。

  ……

  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看看课文上事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3、接上述教学步骤 5——8。

  三、教学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按照上述的方法想想这段主要围绕哪句来写的?(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2、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

  3、交流

  (1)    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2)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顽皮)

  (3)    ……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4)    ……撞疼了也不哭。(勇敢)

  (5)    ……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地方玩,真可爱)

  (6)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

  4、尽管小猫如此顽皮,淘气,但我会责打它们吗?(不会)我会讨厌它们而不要它们吗?(不会)为什么?

  作者是十分喜欢猫的。

  满月的小猫就像一群孩子,他们淘气、天真、生气勃勃,实在太可爱了。

  四、读着读着,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些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全文。

  五、(本环节看情况而定,如果时间来不及就移入第三教时)老舍先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把古怪的大猫和满月的小猫写得如此可爱。

  1、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可爱的?(是从逗人喜爱的样子,逗人喜爱的性格,逗人喜爱的动作等等,让人感受到喜爱之情的。)

  2、你喜欢小动物吗?说说家里的小动物可爱之处。

  3、同学们举的这些例子,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好像我们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的一样,不仅具体,而且真实,这是我们写好“喜欢的小动物”片段的基本条件。

  4、写的时候,要注意抓住特点,要有重点,要安排好顺序。语言要朴素,多说平常话,像课文里的语言那样,除了写它逗你喜爱的样子、活动、性格之外,别忘了用“喜爱”的字眼儿抒发一下你的感情。

  5、学生仿写片段,教师巡回指导。

  6、集体交流。

《猫》的教案 篇11

  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猫》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因为这句话写出了猫很可爱,特别是“蹭”字我觉得很好。

  师:能说说“蹭”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把“摩擦”放入句中读一读,再与课文中的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朗读比较)

  生:用“摩擦”,句子中就没有猫那种可爱的感觉了。

  生:用“摩擦”,猫就没有温柔可亲的味道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再联系上下文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自由品读)

  生:我觉得是轻轻摩擦。因为很重的话,老舍爷爷肯定不高兴了。

  生:我觉得这里“蹭”应该是一种温柔的“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用身子擦老舍爷爷的腿,其实是在打招呼呢!

  生:我觉得这个“蹭”很亲昵,因为老舍爷爷很喜欢猫,所以猫对他也很友好,他们两个就像好朋友一样,见了面很亲热。

  师:理解得真深刻!猫这样轻轻、温柔、亲热地蹭老舍爷爷的腿,你觉得还蹭出了什么?

  生:蹭出了友谊!

  生:蹭出了感情。

  生:蹭出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场面。

  师:同学们,一个“蹭”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爱人、人爱猫的动人场面,老舍爷爷不愧是语言大师。 

  点评:

  汉语真的是极具灵性,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一个“蹭”竟蕴涵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在研读活动中,由于教师巧妙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信息,使“蹭”成为了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打火石”,从而使文本进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敲击出了妙悟的火花。

  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都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往往是带有个人经验色彩和想像性的,但这些理解却往往充满灵性、闪耀着创造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上述学生对“蹭”的多元解读就体现了这一点。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实践活动,就是将丰富多彩的语言、崇尚个性的思维在不同的学生中沉淀下来,这样的阅读方式无疑具有很强的活性,犹如一个磁场,能不断摄取、融合新的语言信息,培育思维品质,从而改造学生自身的语言和思维。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成为文化底蕴的养料成为人格形成的萌芽。◆

《猫》的教案 篇12

  《猫》教学反思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 赵 旭

  这篇课文分为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可爱两部分,全文字里行间表达了老舍先生浓厚的爱猫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

  一、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年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刚上课时,我请学生说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创设了自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这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整节课中我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自信心。

  在学生填“猫既(    )又(    )它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个空时,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填。当学生理解到 “小梅花”能体现老舍先生爱猫之情时,我能与学生呼应,利用手势表现五个瓣的小梅花形状,引导学生理解老舍先生爱看这小梅花,越看越觉得美,自然而然地体会了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这节课上我与学生始终能进行平等对话。我认为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课堂对话才是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逐,以思促思的智力引爆,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

  在理解完猫的性格古怪一部分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组省略号,这是我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这样既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猫的性格古怪,突破教学难点,又能对冒号的用法进行巩固复习。意在培养学生创造潜能的同时复习基础知识,力求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学生在补充省略号的内容时结合生活实际讲得较好。我在处理第四自然段“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时使用以读代讲的方式,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读书时间、自由的理解空间。

  这节课上学生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时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读的水平不断提高。

  实践证明,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收效较好。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驾驭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使学生产生爱猫、爱生活的情感、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对课文理解从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刚上课时请学生自读全文,说说老舍家的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意在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即“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可爱”,在学生不能准确归纳第一部分主要意思时,我引导学生再读书谈印象。我想,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继续理解课文。体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的教学理念。

  理解完猫的性格古怪这一部分后,我又利用课件归纳出猫性格古怪的几方面表现,以求对这一部分的理解进行整合。学完全文后,我又请学生浏览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较深入,所以学生能准确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平时与学生交流,我了解到学生喜欢猫等小动物,很多学生家里养着小动物并乐于欣赏小动物的照片。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我在下课前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猫的照片。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我又留了自主选择的作业: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学生搜集到猫与小孩、猫与狗、猫与螳螂等图片实在令我惊喜不已,这些图片充分展示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情景。还有一些精彩图片没有在课上一一展示。我深深地感受到课程资源给孩子们创造了无穷广阔的学习空间,孩子们在其间兴奋遨游的同时体会到了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这种快乐也深深感染了我。我感到对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教师体会到了教学的无穷乐趣。

  三、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式读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到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特质,只有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真真切切地读才能使学生感受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才能使学生与老舍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这节课中,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爱猫、爱生活的情感,我设计了自由读、默读、浏览、指名读、有体会地读、师生共读、推荐读、边想象边读、评读等多种读书形式。在各种读的形式中,学生由于各自的理解不同,对不同字句语调、重音的处理也不同,读得效果较好。这样设计是为了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只有利用多种方式读书,才能发挥学生个性化特点,产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教学效果。在各种读书形式的穿插运用中,学生从整体感知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始终边读边悟,最后深切地体会了老舍先生的爱猫、爱生活的情感。我感到学生在读“猫的性格古怪”一部分时读出了自己对性格怪的猫的喜爱之情,在读满月的小猫玩鸡毛、玩线团、撞桌腿等词句时再现了满月小猫更可爱的情景。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个性化地再现了老舍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达到了我所设想的“以心悟情、以声传情”教学效果。

  这节课上我还利用想象、展示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进而激发学生对猫等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由于学生对前文有了正确的理解,所以在学生体会满月的小猫把满院的花草弄得枝折花落老舍先生“绝不责打它们”时,学生能准确体会老舍先生爱猫之情,读得较好。爱猫、爱花、爱生活是老舍先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我能通过学生课上积极踊跃的表现、深入地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到每一个学生对猫的喜爱、对小动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新课标、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会不断思考、不断改进。

  《猫》教学反思

  《猫》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质朴,感情真挚,很能引起学生共鸣。而猫又是学生们常见的小动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若教师大加讲解,反而破坏学生心中的美感。因此,我采用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在课堂教学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要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是成为一个“学习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构建一中主动探求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最有效的学习活动。为此,我花了大约一课时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和学生一起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然后小组进行分工,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合作,确定了要解决的问题之后,学生们或查字典,或翻工具书,不时的圈点勾画,还有小声的讨论交流,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时教师“告诉”的,而是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的。

  这节展示课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要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相信他们的潜能、挖掘他们的潜能,搭设舞台让他们展示才华,每个学生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班里平时不爱说话的李超同学在讲他被别人误解时痛苦的心情时会滔滔不绝,王路讲起他家的小猫更是眉飞色舞,王宏精彩的讲解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学生们真的一个个神采飞扬,课堂充满了灵动。

  这节课还有待于改进的地方是品味语言时,还要加强学生朗读,以读促品,以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主旨的把握,真正体现语文课的特点。

  我希望我的课堂是培育“学习者”、造就“学习者”的理想课堂。

  《猫》教学反思

  华亭第二中心小学  方群英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文章条理晰,以风趣亲切的语言,把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描述的栩栩如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力求突出文中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强调学生在阅读中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的发展空间,使课堂焕发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采用先扶后教的方法,即先引领学生通过“老实”“贪玩”这两个词来体会猫的古怪性格,然后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其他表现猫性格的词语,并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这些矛盾词语连起来的?从而让学生有机会自己阅读,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抓住“尽职”“胆小”“勇敢”等词来体会猫的古怪性格。接着我让学生用上“说它┄┄可是┄┄” 句式说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学生说“小狗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温顺吧,它的确有时很温顺,你一回家,它就会迎上去使劲摇尾巴,把爪子搭在你腿上。可它又是那么尽职,每天晚上总是那么忠诚地守在大门口,一有风吹草动,它就立刻起身四处张望。”学生在学习课文语言时,也进行说话和写作的训练,真是一举两得!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划出作者喜欢猫的语句仔细品读。学生们通过朗读揣摩,从老舍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有同学说:“在作者眼中,猫的脏脚印成了可爱的‘小梅花’,可见作者是多么喜欢猫呀!”有同学说:“我在‘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这句话中体会到老舍对猫的喜爱,在他眼中猫就像一位歌唱家一样棒。”还有的同学说:“我从‘蹭你的腿,要给你抓痒痒’这句话看出猫与作者之间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可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潜心研读,细心品味,学生便会很快地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教学本课后,我在“丰富语言的积累”方面也有了点儿收获。新课标把“注重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丰富语言的过程。说话时“出口成章”,习作时“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有着深厚的语言积淀。而语言的积累也是个长期的过程,语文教师一定要随时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今天,我就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把好词好句储备在脑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我想:如果每节课前,语文教师都能花上两三分钟时间检验一下学生上节课中所积累的语言,相信学生日后定会终身受益。

  反思这节课,学生们学得兴趣较浓,猫的可爱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完全归功于学生能抓住文中的语言文字,通过朗读进行揣摩体会。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似科在怎样将一个事物的特点写具体方面收获甚微。到底读写结合是将文章断开,插入写作联系呢,还是在上完全课后,待下节课再作系统练习呢?这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实践与努力探索。

《猫》的教案 篇13

  教学要求

  1.学会4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

  3.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生机勃勃”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3.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大花猫小时候的可爱。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介绍认识的猫。

  2.教师予以归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

  1.明确自学要求。

  ⑴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⑴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任凭 无忧无虑 尽职 稿纸 抓痒 丰富多腔 遭殃 蹭 责打 折腾 枝折花落

  ⑵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重点注意:“蹭、痒、凭、殃,注意“折”的多音。

  ⑶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耍”与“要”、“乖”与“乘”、“虑”与“虚”的区别。

  ⑷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⑸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做好本职工作。

  遭殃:遭受灾殃。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无忧无意:没有忧虑。

  4.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⑴自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⑵交流。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小花猫的可爱

  1.自学第四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教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教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教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3.教师归纳:

  ⑴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真是一只

  ⑵老舍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⑶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喜欢、喜爱)

  ⑷一起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可爱的一只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五、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四自然段。

  3.比一比,组成词。

  耍( ) 虑( ) 稿( ) 淘( ) 踩( ) 贪( ) 跤( )

  要( ) 虚( ) 搞( ) 陶( ) 彩( ) 贫( ) 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