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与庄稼》

2022-12-12

《蛇与庄稼》 篇1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2.      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及弄清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疾病等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习弄清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方法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是学生懂得只有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道理,使学生受到保持生态平衡的教育。  

  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启发、点拨法。

  学生学法:自读、图示法。

  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解决办法

  通过读文、画图示及教师适时的指点来突破这一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鼓励学生举例分析,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生活动设计:

  (1)  弄清、猫和苜蓿之间的联系。

  (2)  通过画图示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中心。

  教学过程 :

  一、课前活动

  二、教师导入  ,引入新课。

  1、      引入新课

  2、      质疑

  三、整体感知

  四、合作探究

  (一)蛇和庄稼、猫和苜蓿、吐痰与肺结核疾病等事物之间的联系

  方法指导: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找出阐明事物之间联系的语句。

  2、      箭头图示画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3、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看看课文还举例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判断哪些是简单的联系,哪些是复杂的联系?

  (三)你还能举一些例子吗?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什么?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你想说写什么?

  四、交流汇报

  五、拓展迁移

  阅读《鹿和狼的故事》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六、作业 布置

  设计一条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标语

《蛇与庄稼》 篇2

  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陈建春 穆晓玲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八册12课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11个生字。

  3.能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

  4.能说出蛇、田鼠、庄稼之间的关系,猫、土蜂、苜蓿之间的关系,并能用画示意图等方法帮助说明。

  5.能说出对课文揭示道理的理解,感受事物间的辩证规律。 

  学习重点:

  理解"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只有掌握规律性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学习准备:

  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生活中有关事物之间联系的事例。 

  学习过程:

  一、释题质疑,提出研读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过课题后,你都想到了哪些问题?

  3.哪些问题现在能够解决?哪些问题还一时找不到答案?

  二、研读自学,抓住课文内容

  1.带着自己想研究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并写一写生字。

  2.在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

  ①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课文中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的?

  ③课文举的例子哪些是简单联系?哪些是复杂联系?

  3.在小组里把自己解决的问题和读书的收获说给同学听。

  三、交流研讨,理解课文内容。 

  1.各小组汇报研读课文的收获。

  2.用图示法讲解蛇与庄稼的关系,要求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

  3.讨论:当时老农想出了用蛇来保护庄稼的办法,现在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吗?

  4.用多种方法表示猫和苜蓿之间的关系。

  (1)生板演讲解四者的联系。

  (2)理解"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着密切的关系"中"竟"一词使用的好处,并体会朗读。

  5.讨论:吐痰与肺结核病人之间的关系。

  6.交流:课前搜集的生活中事物之间联系的例子,并能说出哪些是简单联系?哪些是复杂联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显而易见"。提问:这是用的什么方法理解的词语? 

  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除了查字典外,还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合并字义、换词等方法。

  7.畅谈对本课揭示的道理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畅谈学习收获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说一说本课自己的学习收获。

  这篇课文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我们只有掌握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做好,为人类造福。

  教师板书: 学生板书:

  12蛇与庄稼 猫 保护 苜蓿

  蛇 保护 庄稼 捕 传 

  捉 粉

  捕捉 糟蹋 影响

  田鼠 土蜂

  老鼠 

  吐痰 污染 空气 传染 病人(肺结核)

《蛇与庄稼》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一读。

  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1)正音:呻吟  吐痰

  (2)写法:肆(左半部);肺(最后一笔是竖);吟(不要多一点)

  3.解词。

  二、谈话导入  课文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与奥妙,探索和了解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作者从自然界一些事物的联系中发现了一些道理。快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猫与苜蓿,下雨与地面,太阳与地面上的东西,火与水,吐痰与肺结核)

  边说边板书: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3、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

  (1)把找出的重点段指名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读后试着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质疑(简单问题随机解决,重点问题进行梳理,下节课解决)

  三、听写本课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27

  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认定目标

  1.弄清蛇能保护庄稼的原因。

  2.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

  3.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这些联系之后有什么作用?

  过渡: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会有什么联系呢?

  三、学习第一段

  1.投影出示

  (1)这段中提到了哪些事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

  (2)连续几年庄稼都歉收,老农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3)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说说的联系。

  2.学生快速默读后讨论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这是老农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田里少蛇是庄稼歉收的原因。现在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

  4.说话练习: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看看图示说说的关系。

  (1)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2)归纳:因为蛇能捕捉糟蹋庄稼的田鼠,所以蛇保护了庄稼。因为蛇保护了庄稼,所以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5.小结:这段课文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之间的联系。

  四、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问题。用第一段的方法并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第二段。

  (1)故事中提到了哪些事物?

  (2)为什么说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关系?

  (3)试用箭头图表示出来。

  2.学习小组讨论,同时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出猫与苜蓿的关系图。

  3.订正。学生口述四者的联系。

  4.小结:猫和苜蓿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他们的关系便密切起来。

  五、学习第三段

  1.投影出示问题:

  (1)说说什么是简单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2)什么是复杂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复杂联系的?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

  3.讨论。

  (1)解释“显而易见”的意思。(露在外面的,容易看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简单联系。)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不是一下子看出来的联系是复杂联系,也就是多动脑筋才能想到的。文中举的例子是: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

  (4)指名读这句话,说说“也许”和“甚至”各是什么意思?

  (5)吐痰是怎样让人得病的呢?用箭头图表示出吐痰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

  4.前面讲的““、”猫与苜蓿“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

  5.谁还能举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例子。用课件出示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实物例子,学生说说联系。

  6.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投影出示下列句子)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1)齐读这两句话,理解“它们”、“规律”、“这样”等词语。

  (2)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作用?(把事儿做得更合乎咱们的意愿,说明了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规律的重要性。)

  7.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联系。像老农一样经过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人类造福。说明了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去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七、练习说话

  1.投影出示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简单联系: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干;水可以灭火。

  复杂联系: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

  2.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 

  27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的生长,吐痰会使肺结核等疾病传播开来等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告诉我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好些。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最主要的表达特点。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问题,弄清课文讲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在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后,教师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蛇、田鼠、庄稼之间的复杂联系。学生读懂课文,理解上述事物间的关系后,再阅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在全文中的作用,并再次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或说明,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最后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出相应的例子,说明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从而加深对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的理解。

《蛇与庄稼》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一读。

  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1)正音:呻吟  吐痰

  (2)写法:肆(左半部);肺(最后一笔是竖);吟(不要多一点)

  3.解词。

  二、谈话导入  课文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与奥妙,探索和了解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作者从自然界一些事物的联系中发现了一些道理。快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猫与苜蓿,下雨与地面,太阳与地面上的东西,火与水,吐痰与肺结核)

  边说边板书: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3、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

  (1)把找出的重点段指名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读后试着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质疑(简单问题随机解决,重点问题进行梳理,下节课解决)

  三、听写本课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27

  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认定目标

  1.弄清蛇能保护庄稼的原因。

  2.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

  3.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这些联系之后有什么作用?

  过渡: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会有什么联系呢?

  三、学习第一段

  1.投影出示

  (1)这段中提到了哪些事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

  (2)连续几年庄稼都歉收,老农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3)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说说的联系。

  2.学生快速默读后讨论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这是老农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田里少蛇是庄稼歉收的原因。现在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

  4.说话练习: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看看图示说说的关系。

  (1)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2)归纳:因为蛇能捕捉糟蹋庄稼的田鼠,所以蛇保护了庄稼。因为蛇保护了庄稼,所以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5.小结:这段课文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之间的联系。

  四、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问题。用第一段的方法并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第二段。

  (1)故事中提到了哪些事物?

  (2)为什么说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关系?

  (3)试用箭头图表示出来。

  2.学习小组讨论,同时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出猫与苜蓿的关系图。

  3.订正。学生口述四者的联系。

  4.小结:猫和苜蓿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他们的关系便密切起来。

  五、学习第三段

  1.投影出示问题:

  (1)说说什么是简单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2)什么是复杂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复杂联系的?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

  3.讨论。

  (1)解释“显而易见”的意思。(露在外面的,容易看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简单联系。)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不是一下子看出来的联系是复杂联系,也就是多动脑筋才能想到的。文中举的例子是: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

  (4)指名读这句话,说说“也许”和“甚至”各是什么意思?

  (5)吐痰是怎样让人得病的呢?用箭头图表示出吐痰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

  4.前面讲的““、”猫与苜蓿“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

  5.谁还能举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例子。用课件出示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实物例子,学生说说联系。

  6.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投影出示下列句子)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1)齐读这两句话,理解“它们”、“规律”、“这样”等词语。

  (2)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作用?(把事儿做得更合乎咱们的意愿,说明了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规律的重要性。)

  7.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联系。像老农一样经过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人类造福。说明了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去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七、练习说话

  1.投影出示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简单联系: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干;水可以灭火。

  复杂联系: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

  2.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

  27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的生长,吐痰会使肺结核等疾病传播开来等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告诉我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好些。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最主要的表达特点。

  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问题,弄清课文讲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在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后,教师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蛇、田鼠、庄稼之间的复杂联系。学生读懂课文,理解上述事物间的关系后,再阅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在全文中的作用,并再次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或说明,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最后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出相应的例子,说明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从而加深对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的理解。

《蛇与庄稼》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一读。

  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1)正音:呻吟  吐痰

  (2)写法:肆(左半部);肺(最后一笔是竖);吟(不要多一点)

  3.解词。

  二、谈话导入  课文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与奥妙,探索和了解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作者从自然界一些事物的联系中发现了一些道理。快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猫与苜蓿,下雨与地面,太阳与地面上的东西,火与水,吐痰与肺结核)

  边说边板书: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3、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

  (1)把找出的重点段指名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读后试着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质疑(简单问题随机解决,重点问题进行梳理,下节课解决)

  三、听写本课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27

  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认定目标

  1.弄清蛇能保护庄稼的原因。

  2.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

  3.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这些联系之后有什么作用?

  过渡: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会有什么联系呢?

  三、学习第一段

  1.投影出示

  (1)这段中提到了哪些事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

  (2)连续几年庄稼都歉收,老农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3)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说说的联系。

  2.学生快速默读后讨论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这是老农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田里少蛇是庄稼歉收的原因。现在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

  4.说话练习: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看看图示说说的关系。

  (1)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2)归纳:因为蛇能捕捉糟蹋庄稼的田鼠,所以蛇保护了庄稼。因为蛇保护了庄稼,所以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5.小结:这段课文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之间的联系。

  四、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问题。用第一段的方法并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第二段。

  (1)故事中提到了哪些事物?

  (2)为什么说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关系?

  (3)试用箭头图表示出来。

  2.学习小组讨论,同时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出猫与苜蓿的关系图。

  3.订正。学生口述四者的联系。

  4.小结:猫和苜蓿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他们的关系便密切起来。

  五、学习第三段

  1.投影出示问题:

  (1)说说什么是简单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2)什么是复杂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复杂联系的?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

  3.讨论。

  (1)解释“显而易见”的意思。(露在外面的,容易看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简单联系。)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不是一下子看出来的联系是复杂联系,也就是多动脑筋才能想到的。文中举的例子是: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

  (4)指名读这句话,说说“也许”和“甚至”各是什么意思?

  (5)吐痰是怎样让人得病的呢?用箭头图表示出吐痰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

  4.前面讲的““、”猫与苜蓿“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

  5.谁还能举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例子。用课件出示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实物例子,学生说说联系。

  6.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投影出示下列句子)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1)齐读这两句话,理解“它们”、“规律”、“这样”等词语。

  (2)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作用?(把事儿做得更合乎咱们的意愿,说明了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规律的重要性。)

  7.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联系。像老农一样经过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人类造福。说明了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去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七、练习说话

  1.投影出示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简单联系: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干;水可以灭火。

  复杂联系: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

  2.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

  27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的生长,吐痰会使肺结核等疾病传播开来等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告诉我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好些。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最主要的表达特点。

  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问题,弄清课文讲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在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后,教师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蛇、田鼠、庄稼之间的复杂联系。学生读懂课文,理解上述事物间的关系后,再阅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在全文中的作用,并再次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或说明,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最后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出相应的例子,说明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从而加深对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的理解。

《蛇与庄稼》 篇6

  27 蛇与庄稼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一读。

  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1)正音:呻吟  吐痰

  (2)写法:肆(左半部);肺(最后一笔是竖);吟(不要多一点)

  3、解词。

  二、谈话导入  课文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与奥妙,探索和了解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作者从自然界一些事物的联系中发现了一些道理。快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下雨与地面,太阳与地面上的东西,火与水,吐痰与肺结核)

  边说边板书: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3、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

  (1)把找出的重点段指名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读后试着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质疑(简单问题随机解决,重点问题进行梳理,下节课解决)

  三、听写本课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27 蛇与庄稼

  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蛇与庄稼》 篇7

  目的要求

  1、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懂得只有掌握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物做得更好。

  2、学习作者是怎样用具体事物说明事物间的联系。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4、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阅读“导读”部分,弄懂本组内容及要求。

  二、检查预习

  1、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指导读音)

  2、说说预习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3、预习时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讲课文时讲解)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幻灯出示: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是分几层意思来讲的?

  2、同位讨论、集体订正

  3、指导理解每层的意思

  重点理解词语:海啸 风调雨顺 说破了 起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5、练习朗读本段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思考:(幻灯出示)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猫与苜蓿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猫养的多苜蓿就长得好?

  2、讨论解答思考题

  3、用简图表示“猫”、“苜蓿”、“土蜂”、“田鼠”之间的关系。

  (三)激活练习

  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看谁提得好。

  2、教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3、用见图表示“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关系。

  洪水来了—蛇被淹死---田鼠逃命

  洪水退了—蛇没有了---田鼠糟踏庄稼—歉收

  买了蛇—田鼠少了—粮食丰收

  捉 吃 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 ----苜蓿

  (四)朗读课文理清联系

  (五)作业 :

  1、抄写生字

  2、弄清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的联系

  3、预习课文第三段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笑声读一、二段说说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因此猫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中,从“竟”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讲解第三段:

  1、出示自学提纲:

  1)、本段讲了几层意思?

  2)、课文讲了那些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为什么说这些联系是简单的?

  3)、课文是怎样由简单联系过渡到复杂联系的?

  4)、课文具了那些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为什么说是复杂的联系?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3、讨论解答以上问题弄懂词语:显而易见甚至呻吟

  4、前面讲的“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联系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为什么?

  5、你还能举出复杂联系的事例吗?

  (三)、概括中心思想

  1、齐读第三段

  思考:课文那些句子试点命中新的?

  2、讨论:

  指名说出中心句

  “规律”?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上“因为……所以”、“只有……才……”把句子换个说法。

  3、最后两句话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概括中心思想:

  (四)、完成课后第三题

  1、读词语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抄写词语

  (五)、作业 :

  1、联系写生字、词

  2、预习《跳水》

  板书设计 :

  5 蛇与庄稼

  吃 糟踏

  蛇———田鼠————庄稼

  捉 吃 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苜蓿

  教学札记:

  本文所指的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白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人为改变的。讲授课文时,学生对课文中所讲的关系都能弄懂,个别学生因充分预习课文,理解时有些困难。

《蛇与庄稼》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一读。

  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1)正音:呻吟 吐痰

  (2)写法:肆(左半部);肺(最后一笔是竖);吟(不要多一点)

  3、解词。

  二、谈话导入  课文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与奥妙,探索和了解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作者从自然界一些事物的联系中发现了一些道理。快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猫与苜蓿,下雨与地面,太阳与地面上的东西,火与水,吐痰与肺结核)

  边说边板书: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3、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

  (1)把找出的重点段指名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读后试着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质疑(简单问题随机解决,重点问题进行梳理,下节课解决)

  三、听写本课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27

  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

  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认定目标

  1、弄清蛇能保护庄稼的原因。

  2、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

  3、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这些联系之后有什么作用?

  过渡: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会有什么联系呢?

  三、学习第一段

  1、投影出示

  (1)这段中提到了哪些事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

  (2)连续几年庄稼都歉收,老农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3)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说说的联系。

  2、学生快速默读后讨论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这是老农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田里少蛇使庄稼歉收的原因。现在田里少了蛇,庄稼就丰收了。

  4、说话练习: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看看图示说说的关系。

  (1)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2)归纳:因为蛇能捕捉糟蹋庄稼的田鼠,所以蛇保护了庄稼。因为蛇保护了庄稼,所以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5、小结:这段课文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之间的联系。

  四、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问题。用第一段的方法并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第二段。

  (1)故事中提到了哪些事物?

  (2)为什么说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关系?

  (3)试用箭头图表示出来。

  2、学习小组讨论,同时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出猫与苜蓿的关系图。

  3、订正。学生口述四者的联系。

  4、小结:猫和苜蓿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他们的关系便密切起来。

  五、学习第三段

  1、投影出示问题:

  (1)说说什么是简单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2)什么是复杂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复杂联系的?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

  3、讨论。

  (1)解释“显而易见”的意思。(露在外面的,容易看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简单联系。)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不是一下子看出来的联系是复杂联系,也就是多动脑筋才能想到的。文中举的例子是: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

  (4)指名读这句话,说说“也许”和“甚至”各是什么意思?

  (5)吐痰是怎样让人得病的呢?用箭头图表示出吐痰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

  4、前面讲的““、”猫与苜蓿“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

  5、谁还能举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例子。用课件出示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实物例子,学生说说联系。

  6、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投影出示下列句子)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1)齐读这两句话,理解“它们”、“规律”、“这样”等词语。

  (2)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作用?(把事儿做得更合乎咱们的意愿,说明了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规律的重要性。)7、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联系。像老农一样经过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人类造福。说明了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去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七、练习说话

  1、投影出示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简单联系: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干;水可以灭火。

  复杂联系: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

  2、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 

  27

《蛇与庄稼》 篇9

  目的要求

  1、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懂得只有掌握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物做得更好。

  2、学习作者是怎样用具体事物说明事物间的联系。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4、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阅读“导读”部分,弄懂本组内容及要求。

  二、检查预习

  1、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指导读音)

  2、说说预习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3、预习时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讲课文时讲解)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幻灯出示: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是分几层意思来讲的?

  2、同位讨论、集体订正

  3、指导理解每层的意思

  重点理解词语:海啸 风调雨顺 说破了 起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5、练习朗读本段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思考:(幻灯出示)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猫与苜蓿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猫养的多苜蓿就长得好?

  2、讨论解答思考题

  3、用简图表示“猫”、“苜蓿”、“土蜂”、“田鼠”之间的关系。

  (三)激活练习

  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看谁提得好。

  2、教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3、用见图表示“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关系。

  洪水来了—蛇被淹死---田鼠逃命

  洪水退了—蛇没有了---田鼠糟踏庄稼—歉收

  买了蛇—田鼠少了—粮食丰收

  捉 吃 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 ----苜蓿

  (四)朗读课文理清联系

  (五)作业 :

  1、抄写生字

  2、弄清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的联系

  3、预习课文第三段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笑声读一、二段说说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因此猫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中,从“竟”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讲解第三段:

  1、出示自学提纲:

  1)、本段讲了几层意思?

  2)、课文讲了那些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为什么说这些联系是简单的?

  3)、课文是怎样由简单联系过渡到复杂联系的?

  4)、课文具了那些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为什么说是复杂的联系?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3、讨论解答以上问题弄懂词语:显而易见甚至呻吟

  4、前面讲的“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联系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为什么?

  5、你还能举出复杂联系的事例吗?

  (三)、概括中心思想

  1、齐读第三段

  思考:课文那些句子试点命中新的?

  2、讨论:

  指名说出中心句

  “规律”?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上“因为……所以”、“只有……才……”把句子换个说法。

  3、最后两句话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概括中心思想:

  (四)、完成课后第三题

  1、读词语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抄写词语

  (五)、作业 :

  1、联系写生字、词

  2、预习《跳水》

  板书设计 :

  5 蛇与庄稼

  吃 糟踏

  蛇———田鼠————庄稼

  捉 吃 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苜蓿

  教学札记:

  本文所指的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白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人为改变的。讲授课文时,学生对课文中所讲的关系都能弄懂,个别学生因充分预习课文,理解时有些困难。

《蛇与庄稼》 篇10

  之二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一读。

  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1)正音:呻吟吐痰

  (2)写法:肆(左半部);肺(最后一笔是竖);吟(不要多一点)

  3、解词。

  二、谈话导入  课文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与奥妙,探索和了解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作者从自然界一些事物的联系中发现了一些道理。快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下雨与地面,太阳与地面上的东西,火与水,吐痰与肺结核)

  边说边板书: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3、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

  (1)把找出的重点段指名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读后试着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质疑(简单问题随机解决,重点问题进行梳理,下节课解决)

  三、听写本课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27 蛇与庄稼

  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

  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认定目标

  1、弄清蛇能保护庄稼的原因。

  2、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

  3、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这些联系之后有什么作用?

  过渡: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会有什么联系呢?

  三、学习第一段

  1、投影出示

  (1)这段中提到了哪些事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

  (2)连续几年庄稼都歉收,老农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3)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说说蛇与庄稼的联系。

  2、学生快速默读后讨论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这是老农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田里少蛇使庄稼歉收的原因。现在田里少了蛇,庄稼就丰收了。

  4、说话练习: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看看图示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1)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2)归纳:因为蛇能捕捉糟蹋庄稼的田鼠,所以蛇保护了庄稼。因为蛇保护了庄稼,所以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5、小结:这段课文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蛇与庄稼之间的联系。

  四、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问题。用第一段的方法并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第二段。

  (1)故事中提到了哪些事物?

  (2)为什么说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关系?

  (3)试用箭头图表示出来。

  2、学习小组讨论,同时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出猫与苜蓿的关系图。

  3、订正。学生口述四者的联系。

  4、小结:猫和苜蓿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他们的关系便密切起来。

  五、学习第三段

  1、投影出示问题:

  (1)说说什么是简单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2)什么是复杂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复杂联系的?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

  3、讨论。

  (1)解释“显而易见”的意思。(露在外面的,容易看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简单联系。)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不是一下子看出来的联系是复杂联系,也就是多动脑筋才能想到的。文中举的例子是: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

  (4)指名读这句话,说说“也许”和“甚至”各是什么意思?

  (5)吐痰是怎样让人得病的呢?用箭头图表示出吐痰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

  4、前面讲的“蛇与庄稼“、”猫与苜蓿“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

  5、谁还能举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例子。用课件出示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实物例子,学生说说联系。

  6、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投影出示下列句子)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1)齐读这两句话,理解“它们”、“规律”、“这样”等词语。

  (2)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作用?(把事儿做得更合乎咱们的意愿,说明了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规律的重要性。)

  7、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联系。像老农一样经过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人类造福。说明了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去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七、练习说话

  1、投影出示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简单联系: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干;水可以灭火。

  复杂联系: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蛇与庄稼。

  2、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

《蛇与庄稼》 篇11

  之三

  王丽

  一、导入  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联系。这其中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二课《蛇与庄稼》吧。(板书课题)

  二、抓住重点,自学课文内容。

  (投影出示)

  1、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科学道理?用直线画出。

  2、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分别举了哪些例子?

  学生汇报。

  3、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例子读一读。想想:离子当中的事物有什么联系。

  (一)引导学生弄清蛇与庄稼的关系。

  1、绘制蛇与庄稼的示意图。

  A、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B、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三者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

  C、探讨制图方法,直接有关系的事物用直线,见解有关系的事物之间用虚线。

  2、展示意图,用“因为……所以……”句子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3、借助画面理解蛇和庄稼的关系。

  4、思考:谁能想出比老农更好的方法?

  (二)研究猫和苜蓿的关系。

  1、小组合作设计出猫和苜蓿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2、展示学生设计美观,具有新意的设计图。

  3、学生结合所画示意图讲解猫和苜蓿的关系。

  4、理解“竟”这一词语在“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一句。

  5、借助课件演示理解猫和苜蓿的关系。

  (三)讨论随地吐痰的危害。

  1、说说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

  2、借助可见演示理解吐痰的危害。

  (四)齐读全文最后一句。(投影出示)

  三、学习文章的写法。

  1、小组讨论:这篇文章是如何把科学道理说的浅显易懂的?

  (先分别列举出具体事例,再总结道理)

  2、举例子的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说明方法,你能不能用举例子的方法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一说: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这个道理?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你们分析一下各项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电脑演示)

  四、培养探究精神。

  1、(电脑演示)解说: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将蚕沙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做燃料,然后再用朝气渣和蚕沙喂鱼,形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我国的农民正是通过研究了他们之间的规律,才把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的更好。

  2、通过以上事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小结:

  自然界中的事物相互联系的十分密切的,他们互相制约,互相发展。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用心研究后再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为社会服务,使我们把事情做的更好。

  六、板书设计 :

  蛇与庄稼

  (保护)

  蛇……………………庄稼

  捕 蹋

  捉 糟

  田鼠

《蛇与庄稼》 篇12

  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海啸、倒灌、风调雨顺、起色、歉收、猖獗、显而易见、规律”等词语。

  2、在默读中思考,理解课文所介绍的几种事物间联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了解阅读常识性说明文的一般步骤,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严谨。

  4、初步了解世上万物之间存在着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懂得研究事物之间联系,掌握并遵循其规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所介绍的几种事物间联系。

  2、能区分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学习以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3、认识阅读常识性说明文的一般步骤,初步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严谨。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前学生准备1、读通课文,自主识字,并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

  2、世界上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哪两种联系?文中有一句句子直接介绍了这两种联系,用直线划出。

  3、查找资料,尝试了解苜蓿和肺结核。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课文。

  1、 板书:17、蛇与庄稼

  (1)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齐读课题。

  (2) “与”这个字的笔顺常有同学写颠倒了,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师范写“与”字。

  (3) “与”在这里就像一座桥,连接着“蛇”和“庄稼”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它俩之间会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这就是第17课所要告诉我们的。

  2、 本课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作者是散文家秦牧,讲的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二、整体进入, 了解内容。

  1、 预习成果反馈:事物之间存在着哪两种联系?指读所划句子并交流。

  出示: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以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

  板书:简单联系 复杂联系

  2、 事物之间存在着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课文分别举了哪些相关例子呢?老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分别用圆括号和方括号找出能体现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的例子。

  学思考:这些复杂联系分别说了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联系?

  3、 交流能体现简单联系的例子。

  (1) 读句交流,板书示意图:

  下雨

  如:天————地湿

  (2) 不看书,根据示意图介绍这些事物间的简单联系。

  (3) 小结:这些联系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这就叫——(显而易见)。

  板书:显而易见 读好词语。

  4、 交流能体现复杂联系的事例,分别请三位同学读有关事例,其余同学思考:这些复杂联系分别说了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联系?

  (课文分别写了蛇和庄稼, 猫和苜蓿, 吐痰和肺结核病之间的复杂联系。)

  板书:蛇——庄稼 猫——苜蓿 吐痰—— 肺结核病

  5、 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复杂联系呢?我们细读课文, 进行学习。三、抓住事例, 细读课文。

  (一)学习事例一。

  1、 事例一,可以分为两层,上一层写事情,下一层讲道理。默读第1节并用“/”给事例一分层。

  (第1到第6句为第一层, 第7到11句为第二层。)

  预设:第7句话到底该归为哪一层?要联系上下文, 看看这句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大家一起读第7句, 这一节剩下的内容, 男生读上文, 女生读下文。

  (这句句子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应分在下面一层里。)

  2、 第一层主要写了这件事情。其中, 有这么两句句子,出示:

  大家觉得很奇怪。

  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奇怪的办法……

  这两句句子中有一个相同的词语, 是——(奇怪)。这两个“奇怪”所指的对象各不相同, 所以它们的含义也不同。

  (1) 课文中究竟是指什么奇怪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引读事例一第一层:大家觉得什么很奇怪呢?——

  后来, 老农们想出了什么奇怪的办法?——

  (2) 为什么说它们很奇怪呢?再读刚才所读的内容, 试用“按理说……可是……所以……”这么说一说, 可以四人一组进行准备。

  集体交流:

  按理说风调雨顺, 庄稼就能长得好,应该可以得到大丰收, 可是事实上庄稼收成仍旧不好,所以人们觉得奇怪。)

  按理说庄稼的收成似乎与蛇没有关系, 可是老农用蛇使庄稼丰收, 所以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很奇怪。)

  穿插学习:这里“ 风调雨顺”是什么意思?

  出示:风调雨顺——调:①配合得均匀合适 ②调解 ③挑拨。

  顺:①顺从 ②适合 ③沿着

  “ 调”:配合得均匀合适;“ 顺”:适合;“ 风调雨顺”就是指风和雨适合庄稼的生长。

  (3) 知道了这两个“ 奇怪”所指的对象及原因各不相同后, 老师给出五个词语, 你能根据两个“ 奇怪”的不同含义给句子换个词吗?

  出示:纳闷 惊奇 疑惑 古怪 特别

  (第一个“奇怪”可以换成“纳闷”和“ 疑惑”。

  第二个“奇怪”可以换成“ 特别”。)

  3、 “把蛇放入田里”, 老农想出的这个办法虽奇怪, 却很有成效。这其中还有着一个科学道理呢!(看录像)

  (1) 播放录像:“海啸——水淹——蛇死——鼠狂——歉收”。

  (2) 看了录像, 再请你读读课文, 就能明白这个科学道理了。默读第二层, 找出蕴含的科学道理, 然后按下面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自己小声说一说。出示:

  因为没有了吃田鼠的蛇,所以 。

  因为 ,所以 庄稼歉收了 。

  因为有了吃田鼠的蛇,所以 。

  因为 ,所以 。

  (3) 通过交流,师随机完成示意图:

  保护

  蛇 庄稼

  捕捉 糟蹋

  田鼠

  小结:看,蛇与庄稼之间通过田鼠的作用发生了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搞明白的,蛇与庄稼之间联系是一种间接的联系。难怪大家会对洪水过后出现的这种现象感到不理解,对老农所采用的方法感到很奇怪。

  (4) 刚才, 我们说直接联系是显而易见的。那么间接联系是怎样的?与“显”相反是——(隐);与“易”相反是——(难)。所以间接联系是——(隐而难见)的联系。

  随机板书:隐而难见

  (5) 用因果句式说了蛇与庄稼之间的复杂联系。现在, 谁能看着示意图, 用这样的句式再来说说!

  出示句式:

  庄稼歉收了,

  是因为……

  庄稼丰收了,

  小结:总之,蛇能捕捉糟蹋庄稼的田鼠, 因而能保护庄稼。

  (二)学习事例二。

  1、 不仅蛇与庄稼, 还有猫和苜蓿也存在着这样的复杂联系。

  读事例二,大家思考:猫与苜蓿是怎样的一种复杂关系,田鼠、蜜蜂又是如何参与其中的?

  板书示意图:

  田鼠 蜜蜂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合理的示意图,作为批注写在书上,以体现它们的关系。

  (1) 交流示意图:

  保护

  猫 苜蓿

  捕捉 传播

  田鼠 蜜蜂

  影响

  (2) 从这张图中, 我们可以看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你们是从事例二的哪几句话中受到启发的?来, 一起读读。

  生读事例二的第3、4句。

  (3) 现在, 老师给你们一分钟, 默读第3、4句话, 结合示意图,按提示选择一种方式说一说。待会儿, 老师要请你们不看书, 看着示意图凭记忆说说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看谁记得牢, 说得好!

  学生自由练说;一分钟后, 合拢课本,集体交流。

  …… 长得好。 长得好

  因为猫 所以苜蓿 苜蓿 是因为……

  …… 长得不好。 长得不好

  (4) 小结:总之, 猫能捕捉田鼠,使田鼠不会影响蜜蜂传播花粉,从而保护了苜蓿。

  2、 猫、田鼠、蜜蜂、苜蓿之间, 就像有一根肉眼看不见的链条, 把它们紧紧地连在一起。生物学家达尔文能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本质, 找到了事物之间隐而难见的复杂联系。正如课文所说的——

  出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来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看事物才能看得准些,做事情才能做得好些。

  (1) 师引读句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来是非常复杂的,所以——

  (2) 句中的“ 这样”指怎样?(“这样”是指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 掌握它们的规律。)

  师:对!只有掌握规律, 问题才能看得准, 事物才能做得好。

  板书:掌握规律 看得准 做得好

  四、拓展学习,了解生活中更多的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1、 现在, 老师就请你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研究一些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看——

  出示三幅宣传图片:①不随地吐痰 ②植树造林 ③治理“三废”

  我们为什么要宣传做这三件事?其实, 这其中还蕴含着三个复杂联系呢!先看第一幅画:不随地吐痰。课文事例三就写到了这个复杂联系。默读事例三,小组讨论, 找出隐藏其中的复杂联系, 并像刚才那样用因果句式说说为什么要不随地吐痰。

  (因为不讲卫生的人吐在马路上的痰里有许多细菌, 细菌随着空气四处传播, 便有人染上了肺结核病。所以要宣传不随地吐痰。)

  (如果没有人把痰吐在马路上, 痰里的细菌不会随空气传播了, 染上肺结核病的人便会大大减少, 所以要宣传不随地吐痰。)

  小结:从刚才的发言中, 我们知道了不能随地吐痰。正因为人们掌握了吐痰与肺结核病的规律, 所以才能看得准, 做得好。

  2、 讨论另外两幅画。

  (因为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净化空气, 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 所以要植树造林。)

  (“三废”就是废水、废气、废物, 治理“三废”有利于环境保护, 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使人类生活得更

  健康, 更美好, 所以我们要治理“三废”。)

  师点评小结。

  五、布置作业,总结课文。

  1、 世界上有不少简单联系, 但更多的是复杂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或课外书籍里, 你一定还能发现许多复杂联系。课后,老师请大家可以读书、上网、请教家长等,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并模仿课文第1、2节的写作方法,也来写一种复杂联系。

  2、 同学们,只有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 才能看得准, 做得好。所以我们必须具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本领。要掌握这个本领, 我们必须多读课外科技书籍, 学习丰富的科学知识与道理。

《蛇与庄稼》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

  2.认识任何事物之间必有一定联系的事实,懂得只有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道理。

  3.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材料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掌握”、“除了……还有……”造句。

  5.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的联系,也有复杂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符合咱们的意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庄稼要想获得大丰收和什么有关呢?(水、阳光、肥料、种子……)

  说得对,这些都跟庄稼的丰收有密切的关系,但庄稼是否能丰收与蛇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蛇与庄稼》就告诉了我们。

  (板书:蛇与庄稼)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听边积极思考,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什么?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本课生字的读音不易读准,教师要加以指导。

  比如:“呻”是翘舌音;“糟”、“肆”是平舌音;“蹋”是四声音调,在文中易读成轻声。

  3.注意字形。

  出示投影片,请学生辨别形近字,然后组词语。

  糟(糟蹋) 蹋(糟蹋)

  遭(遭受) 塌(垮塌)

  蓿(苜蓿) 肆(放肆)

  宿(宿舍) 律(纪律)

  痰(吐痰) 呻(呻吟)

  谈(谈话) 审(审问)

  吟(呻吟) 律(规律)

  琴(琴声) 津(津津有味)

  4.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5.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秘密——奥秘 性命——生命

  糟蹋——糟践 繁殖——繁育

  放肆——狂妄 密切——紧密

  反义词:

  糟蹋——爱惜 简单—复杂

  密切——疏远

  (四)分段并概括段意。

  这是一篇说理性课文,事例典型,结构严谨。首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然后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蛇与庄稼的关系。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猫和苜蓿的关系。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事物之间的联系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启发人们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五)熟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讨论,质疑解难。

  (六)作业 。

  1.读课文。

  2.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习第一段。

  请一名学生读一读课文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作者向我们讲了几层意思。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中画一画,标出记号,然后回答。

  (这段分四层:①交代了时间、地点、起因;②写农民遇到了奇怪的事;③写老农民想出一个办法;④老农民把秘密说破了。)

  什么事使农民伯伯感到奇怪?

  (第一件:洪水过后,接连几年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抓住重点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总”是什么意思?(一直)

  “风调雨顺”是什么意思?

  (“调”:调和;“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适量,对农作物生长很有利。)

  “不见起色”是什么意思?

  (不见好转。不管是灾年还是风调雨顺的年景,庄稼一直没有好收成。)

  (第二件怪事:老农们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田里,庄稼获得了大丰收。)

  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能丰收呢?

  指导学生用书中的语句来回答。学生通过默读课文,认识到庄稼收成不好的原因是田鼠糟蹋庄稼的结果,蛇的到来,把大量田鼠吃掉,才使庄稼又获丰收了。

  蛇与庄稼有什么联系呢?

  请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请一名学生回答。田鼠糟蹋庄稼,蛇吃田鼠,蛇间接地保护庄稼。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学生分析到这里,教师要做一个小结。

  蛇是吃田鼠的,田鼠是吃庄稼的,田里没有了蛇,田鼠繁殖得越来越多,它们糟蹋庄稼也就越多,庄稼当然歉收。由此看来农民伯伯是根据田鼠、蛇、庄稼这三者之间的联系而想出的办法,并不奇怪。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知道了蛇与庄稼有着密切的联系。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还讲过猫和苜蓿的故事呢。

  (二)学习第二段。

  同学自己轻声朗读第二段课文。想一想为什么看哪个村子猫的多少,就可以知道哪里的苜蓿长得怎么样?

  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把有关句子画下来,然后再回答。

  (因为苜蓿靠土蜂传播花粉,地里的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动就受到影响,村子里喂的猫多,田鼠就不能那么放肆了。因此,知道哪个村子猫的多少,就可以知道哪里的苜蓿长得怎么样。)

  猫和苜蓿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请同学用因果句式来回答。

  (因为苜蓿靠土蜂传播花粉,田鼠影响土蜂活动,猫吃田鼠,所以猫间接地保护土蜂和苜蓿。)

  根据同学的回答,教师归纳出板书:

  这里告诉学生猫与田鼠,田鼠与土蜂,土蜂与苜蓿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相互影响的;而猫与土蜂,猫与苜蓿是间接的关系。

  猫是动物,苜蓿是植物,看似两者毫无关系,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的“竟”是什么意思?(居然,出人意料)因为猫与苜蓿不是直接关系;由于猫与田鼠;田鼠与土蜂,土蜂与苜蓿的直接关系,使猫与土蜂,猫与苜蓿之间产生了间接而复杂的联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有复杂的联系,也有简单的联系,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默读第三段课文,想一想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要求学生拿笔画出有关的词句,然后回答。

  这些事物之间是简单联系,作者称之为显而易见的事。什么是显而易见呢?(是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的意思。)除了这些简单的联系之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作者举了一个什么例子,它们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呢?

  请一名学生读有关句子,然后再找同学回答。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人→吐痰→肺结核)

  找出文中的反问句读一读,然后把它们变成陈述句。

  (反问句: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陈述句: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不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

  为什么他不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痰”与“肺结核”之间是复杂的联系,不易让人们一下子看清。)

  我们如何弄清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

  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并读短句:

  这句话是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反复朗读,充分讨论,达到理解并掌握。

  这句话与前面所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老农在地里放蛇,使庄稼获得丰收,就是因为他们了解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所以才想出了别人想不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齐读最后两句话,说一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点明文章中心)

  请同学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一说事物之间的联系。哪些是简单的,哪些是复杂的?

  发散思维,加深对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如果有时间就多找几位同学讲一讲。

  (①青蛙与庄稼。②啄木鸟与树木。③天不下雨,庄稼就要旱死;雨太大,庄稼就要淹死。④吸烟影响自身健康。喷出的烟雾污染空气,也使别人得病。⑤乱捕滥杀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就会影响人类生存。)

  (四)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蛇与庄稼》,我们知道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注意观察,认真分析研究,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这样我们做任何事就能做得更好些。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板书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