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捅了马蜂窝(教科版)

2019-12-02

我捅了马蜂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课文所讲的道理,不要冲动,遇事要冷静,要考虑事情的危险性,不要逞强好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会书写13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书指导

  a.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b. 教师板书“马蜂”,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马蜂”,它有什么威力?

  c. 教师接着板书“窝”,那“蜂窝”又是什么意思?

  d. 教师继续板书“捅”,如果捅了马蜂窝会怎么样?

  e. 教师完成板书“了”。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课文的主人公就捅了马蜂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f. 读了课文,你有些什么想法?

  g.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课文。

  2、自主学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a.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b.教师询问在自读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

  c.读后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个自然段写出来的?

  d.分自然段读课文。

  e.研究谈论: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分几个部分来学习比较好理解呢?

  f.教师小结。

  3、细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内涵。

  (1) 研究第一部分,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要?为什么?

  (2) 研究第二部分

  a “我”在打猎途中遇到了什么事情?

  b “我”看到了什么情景?读一读,这说明了什么?(读,感受孩子们的恐惧。)

  c  马蜂窝什么样呢?谁来读一下?

  (3)   研究第三部分

  a  “我”和这群孩子们怎样对话?

  b   这群孩子对“我”是什么态度?从那里看出来的? 

  c “我”又是什么态度? “我”的内心有怎样的变化?

  d 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e 我被激怒以后,是怎么做的?画出相关的动作的词语。

  f “我”的 举动引来了什么样的后果?请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g 在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情况,“我“又是怎么做的,呢?

  h 分角色朗读这一段内容,体会孩子们对“我”的刺激,及“我”是如何被激怒而逞强的。

  (4)研究第四部分。

  a “我”被蛰得怎么样?  b 此时我又是怎么想的?  c 你想对主人公说些什么?

  (5)教师总结全文

  a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能不能说一说,“我”明知道捅马蜂窝是危险的,为什么还要去捅?

  b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c 读了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能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