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2019-08-01

一、设计意图:
作者通过写在西湖玉泉的见闻,赞扬了一位画金鱼的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这篇课文含义较深的词句较多,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逐一加以理解。其中,理解“游到了心里”的意思以及它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这句时可联系聋哑青年如何观鱼、画鱼,朗读体会 “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等句的意思,让学生自然理解“游到心里”的含义。通过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努力达到教学的预设目标。
二、学习目标:
(一)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简单的课件(图片、句子)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揭题,激发阅读兴趣。
开门见山,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出现课题“鱼游到了纸上”,齐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鱼都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这是什么意思?……)
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要求:(1)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游到了纸上”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2、检查词语,(出示):
花港 厂徽   聋哑绣花   鱼缸
一丝不苟   赏心悦目   清澈见底   挥笔细描
(1)指名几人读,齐读。
(2)说说难写的生字:“港”注意底下部分是“巳”,“徽” 不要和“微”搞错,“澈”也较难写,学生自己把这三个生字在自备本中端端正正地写一遍。
3、整体感知课文,交流:
(1)学生分节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生词有没有读准,课文有没有读通。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游到了纸上”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课文写一个聋哑青年看鱼、画鱼的故事。“游到了纸上”出现了两次,是指青年画的鱼栩栩如生。)还可以怎么说?(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想不想认识这位大哥哥?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西湖的花港吧!
1、自读1、2段,想想玉泉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美)从哪里感受到了美?
2、学生找句读句,从“泉白如玉”、“清澈见底”、“自由自在” 、“赏心悦目”、“十几缸”“聚集”等感受到玉泉的水清、鱼多、景美。
3、指导有感情地读好1、2两段。
(四)学习第3自然段
在这么美的玉泉,我们看到了一位青年,你观察到了吗?他长什么样?(生读句)
出示: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指导朗读。
4、小练笔,在观鱼的人群中还有老人、小孩等等,你能学着作者的样来写写其中一个人的外貌吗?
5、生写完后交流。
(五)小结:在美丽的玉泉,我们初步认识了这位青年,下节课让我们再深入地了解这位大哥哥,好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在花港认识了一位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