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气》教案

2019-05-04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寻花过程中情感的变化。理解花的勇气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前提示,明确要求:
快速默读“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诉我们什么,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回想一下,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2、能准确概括这件事情,同学们真不简单。如果知道了寻找野花的经过,那就更不简单了。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作者寻找野花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注意做好旁批。
引领:(用简练的语言说)作者为什么要寻找野花?(只见到草地,没见到花)
在小吕的指引下拨开草丛,他发现了什么?(花在草下)
这时候他迫切希望的是什么?(花冒出来)这是作者的希冀。
连续几天的冷风冷雨使他以为?(花不会开了)
就要离开维也纳了,小吕带他又来到那片草地,他看到?(野花在开放)
作者寻找野花的经过真不容易,真可以说的上是“一波三折”。大家真不简单,理清了寻花的经过。
三、理清作者情感脉络:
1、维也纳的野花带给作者的是惊喜,他的情感也随着变化。快速读课文,找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想想变化的原因。要求:文中直接表达的请画出来;没有明确表达的,请用心体会,自己找合适的词来表达。
2、投影出示,请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想做课堂笔记,最好用哪些次来概括?(抓住重点,字简练)在这个过程中,力求学生做好简略的课堂笔记,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以上两个环节,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可以合并为一)
四、品味语言,情感共鸣
1.维也纳的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作者的情感“一波三折”?找出写花的部分,联系作者的情感,想想野花哪里值得动感情。(抓住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细细品味,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就下列地方展开讨论;
“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寂寞”一般是指人孤单冷清,作者在这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表现出大片大片的草地上没有明媚的小花的点缀,只是绿色连着绿色,显得非常单调。(虽然没有写花,用写绿色的泛滥,让我们对野花的出现有了无限的向往。)
(1)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象只要一使劲,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师:作者多吃惊啊,朝思暮想的小花原来藏在草下。作者还吃惊,不是一朵两朵,而是——作者也吃惊她的颜色,有——,还吃惊花的纯洁,花的——作者吃惊维也纳的花居然会这么多——。更令人吃惊的是,它们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