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3.学习作者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中心句,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分点落实。体会《林中乐队》言之有序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门都知道,我们学校有支乐队,你们知道吗?在大森林,有一支动物组成的乐队,它就是(生读课题:林中乐队)
2.师:当你读到这个题目时,你会想到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走,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林中。
2.师:这支乐队是怎样演奏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
3.找找文章一句话概括地将了动物唱歌奏乐的情形。(电脑出示)
三、熟读课文
1.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小动物唱歌奏乐的情形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2.同桌相互交流。
3.谁能用课文内容来具体说说小动物是怎样唱歌奏乐的?
四、围绕中心句,品读课文
1.齐读中心句(电脑出示)
2.品读第二自然段(介绍森林中各种声音)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了解森林中的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唱歌奏乐的。
3.一起欣赏森林乐曲,谈谈自己的感受。
4.品读第三、四自然段:小动物的“乐器”和“演奏方法”。
(1)跟随作者的脚步,你还了解到什么?
(2)林中还有哪些动物的演奏?把它的精彩表现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五、整体阅读,体会文本结构美
1.播放“林中乐队”课件,再次走进大森林。
2.学生交流感受。
3.带着各自的感受朗读全文
六、拓展升华,体会生活音乐美
1.学生假象森林中,生活中没有音乐会是怎样的?
2.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写其它动物唱歌奏乐的情景。
《林中乐队》教学反思
《林中乐队》这篇课文是写作者聆听森林里动物的声音,课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酷爱森林,酷爱动物的情怀。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从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林中乐队》言之有序的写作方法。课文伊始学生即纵览全文找到中心句,再紧紧围绕中心句体会课文是如何将它写具体的。通过多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创造,在读中学写,这一问题的解决贯穿了课文的始终.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运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学生在语文课上应能运用所学语言通过交际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的“教”就是要有效地组织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有情有趣地参与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这点,把说写请进阅读教学的课堂,使这个课堂成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育场。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使吸收与表达融为一体,以说促读,读中学说,读中练笔。如形声字的积累,模仿写作方法、反问句的训练等。
学生的朗读能力已基本形成,语言发展也初步规范,内部言语的心理机制也开始成熟。因此,应将教学重点放到以默读、感悟为主要方式的语段训练上,同时进行言语表达和语感训练。其中,言语表达主要是指用规范语言简要概括信息的表达能力,语感训练则是通过对典型语例的精致化教学,以课文的思想情感为背景,感悟体验不同言语表达形式的作用和差异。第二学段仍要加强朗读教学,但与第一学段不同,主要是通过典型语句的朗读比较,感悟句段内的语言组合规律,以发展良好的语感心理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