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其实,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长城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
1,同学们,提起长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过长城吗 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依据搜集的资料或见解感受,自由交流.)
2,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灵魂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同来感受这伟大的长城. (齐读课题)
二,出示图画,比较观察
1,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观察两幅图画: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景象了吗
(引导生观察和描述图时,要有一定的顺序,由近到远,由主体到周围景物.)
三,图文对照,理清脉络
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想想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是图中所描绘的.
(生自读课文找出对应段落.)
四,感悟表达,交流感受
1,进行写法上的引导,知道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由整体景象到局部描写的方法.
2,首先请同学们自由的放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以后,试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你眼中的长城. (生自由读课文)
3,自由交流.
五,图文对照,感悟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长"的特点:
预设交流一:
研读重点句: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全长13000多里."
体会长城的长.
⑴ 在这句话当中,作者把长城比作什么 (长龙)
这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那你知道蜿蜒是什么意思吗
课件出示: 蜿蜒曲折的长城图像.
理解重点词.
⑵ 体会比喻,列数字的表达方法.
⑶ 激发情感,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构造特点:
预设交流二:
⑴ 从课文的第二段中,你还能感受到长城的其他特点呢
⑵ 细细的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看看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长城的构造特点,感悟坚固,巧妙.)
⑶ 课件出示长城构造图:
谁能当上小导游,看着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呢
⑷ 了解每部分的作用,引导体会设计的巧妙.
⑸ 感情朗读,升华情感体验
3,学习三,四自然段,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付出的艰辛,智慧:
⑴ 预设交流三:
①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修筑长城的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 你从课文那句话中知道科技非常不发达
② 重点研读:
"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一步一步台上这陡峭的山岭".
交流体会:你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不容易和艰辛
(一步一步,陡峭,数不清,两三千斤重)
③ 激情朗读:
是啊!在当时科技非常落后的时代,要把这些数不清的巨大的条石,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陡峭的山岭,想想看,要流多少汗水;多少鲜血,甚至多少生命啊 同学们,你们能读出这种艰辛和不易的感觉吗 (指读)
④ 拓展画面,激发想象,披文入情:
引入课外资料,指读谈感受.
⑤ 激情朗读,反复诵读.
⑵ 预设交流四:
① 一起看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怀着怎样的情感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