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词句来说明雾凇的。
3、感受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
2、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谁来说说吉林雾凇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交流)
让我们美美得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2、作者把吉林雾凇赞为怎样的景象?(板书:奇观)
3、看着这样奇特的雾凇奇观,你不由产生哪些疑问?
(梳理学生的质疑后)过渡:作者为什么称吉林雾淞为闻名全国的奇观,如此奇特大景观又是如何形成的?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二、自主探究悟形成。
1、过渡:雾淞,争奇斗艳,是北国风光中一绝,它们的形成有什么条件?为什么在吉林松花江畔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呢?雾淞的形成的过程大体经历哪几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面的练习题,呆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1)、雾淞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只有在每年的确12月至第二年的2月间,只有在松花江畔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才会形成“雾淞”?
(3)、雾淞的形成的过程大体经历哪几步?
2、交流:根据生回答。(课件出示:“雾淞,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雾淞形成的原因,必须有有两个条件,是哪两个条件?多媒体出示:(一是饱和的水汽,二是遇冷凝结)板书:(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
3、师:为什么只有在每年的确12月至第二年的2月间,只有在松花江畔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才会形成“雾淞”?我们来交流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多媒体)
4、具备了这些条件,松花江畔就一下子形成这么美的景观了吗?那你认为是怎么形成的?雾淞的形成的过程大体经历哪几步?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句子:
a、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b、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c、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对比朗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4、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淞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凝结而成,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
(学生交流:最初,逐渐,最后。)齐读这句话。
5、晶莹夺目的雾淞就这样在松花江畔形成了,它是多么神奇啊,难怪吉林的雾凇能闻名全国。让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雾凇独特的形成过程。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漫步江畔赞雾凇
1、过渡:雾凇之美,美在它的悄无声息,美在它的壮观奇绝。要欣赏吉林雾凇奇观还大有讲究呢!当地有句俗语叫:“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也就是说,观赏雾凇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晨。下面让我们随着人们的脚步一起漫步于清晨的松花江边吧。
2、同学们,想不想观赏一下这美丽的雾凇呢?(课件出示雾凇奇观的图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