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教案

教材分析: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辱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记叙有叙,本文重点是销烟的经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词,理解生字词及课文。

3.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挂图,录像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利用图片与相关录像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其中的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你认识图上这位人吗?你对林则徐有那些了解?

(简介林则徐)

2.板书课题,解题

3.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了解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2.相机出示学生有困难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学有重点。

销 寨 毁 泄

鸦片 欺侮 顿时 伟大壮举

3.轻读课文,要求:

⑴轻声练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检测

⑴指名分段、分句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⑵结合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课文

⑶通过朗读课文,你理解了那些词语?

⑷对那些词有困难?

(引导学生互帮互助,教师做适当的指点。)⑸⑹

三、整体掌握课文的脉络

1.讨论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学习,讨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指导帮助)

3.师生共同讨论

4.小结

第一段:(1—2)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和虎门海滩的场面。(销烟前)

第二段:(3—5)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销烟时)

第三段:(6)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销烟后)

四、总结

五、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各三遍

2.继续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相关资料认识虎门销烟的经过。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4.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1.播放录象(鸦片的危害)

想一想: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

提示: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容忍鸦片?

(或提示:看了录象,我想说 。)

2.小结

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外国侵略者把鸦片贩卖到中国来,这不仅侵蚀着我们中国百姓健壮的身体,使他们无精打采,意志萎靡,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当兵的失去战斗力,还使我们中国的白银、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侵略者。因此,我们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弱,从而成为外国侵略者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但是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林则徐在政府支持下,突破重重压力,到虎门销烟来了。

3.指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第1—2节

1.问:虎门销烟,这令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事,发生在那一天呢?

齐读第一节。

2.轻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销烟的地点、人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