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写作。
2、能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通过习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写作。
难点:通过生动、细致、热情洋溢的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叠信封和一叠纸)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今天老师要把它送给你们,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不用作文簿,就用信纸和信封,怎么样?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例文,看看跟平常的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1)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
(3)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二人称的写作形式。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或默读王磊同学写给李阳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王磊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3、如果你是李阳,读了好朋友的这封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写吸引了你?
三、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美丽,能说说么?
(1)四人小组内交流 。
(2)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具体介绍。
2、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写作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2、通过习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用书信体的格式,从不同角度介绍家乡秀美风光或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一、说说家乡
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美丽,能说说么?
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关于家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师生评议、补充。
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写作提纲。
二、学生练写。
1、学生练习写草稿。
2、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4、学生修改、誊写,装进信封,写好地址。
三、习作评讲。
1、选一篇比较好的作文读给学生听,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选一篇格式不准确、内容比较简单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修改。
小小顺口溜:
称呼一定顶格写,
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
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
紧接一行写日期。
教前思考:
起步行动:让学生自由写,无非是了解学生自写情况,有两种情况,一是教师不用教已经会写,怎么写的,那就是全班宝贵的教学资源,交流出来让全班学生共享;第二种情况是学生不会写,写得很少,或者是学生不用功,写得马虎;这也要拿出来作为教学内容,教学的过程便是帮助学生弄懂的过程,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学生不用功,那就要找出学生不用功的原因,帮助教育,发挥全班的力量。这就是最大化地利用班级教学资源。这就是构建在班级实际基础上的实用主义。这是学生一头。
教学内容处理:
书信由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五部分组成。
1、 对方的姓名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处。 为了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亲热,可以在称呼前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语。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 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里。正文从第二行空两个格写起,下一行再顶格写。如果要写的事情很多,可以分段写,每段的起行都要空两个格。一般是先写问候的话,这封信中先向奶奶问好,再问叔叔婶婶好。然后写要说的事。如果是回信,要提一下已经收到对方的来信,然后再写自己要回答和告诉对方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