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从而受到关爱他人,热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联系生活,通过阅读描写明明“笑”的语句,让明明美丽乐观善良的童心滋养学生的心田。
2.体会文章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按照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层次,能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疑。
1.出示番茄:这是什么?板书“番茄”,它与太阳有什么相似点吗?(又红又圆)板书“太阳”,太阳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温暖、明亮、灿烂、热情等)
2.出示课题:“番茄太阳”。指导读题。读出温暖而美好的感觉。
3.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什么叫“番茄太阳”?谁把它叫“番茄太阳”?为什么叫“蕃茄太阳”?课题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
1.了解作者。作者卫宣利,河南洛阳人,生于20世纪70年代。17岁时,在一次车祸中瘫痪,靠双拐走路。2004年开始正式写作,已发表作品一百多万字。那年,她为逃避父母包办婚姻来到课文所讲的这座小城,心情灰暗的卫宣利因为一个盲童小女孩而发生了改变。让我们来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拼读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2)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思考质疑时提出的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一类词:番茄 盲童 忙碌 蔬菜 亲戚 清脆 小屋 捐献
二类词:角膜 阿姨 拐杖 面颊
其余熟词:天使 精致 复明 抚摸 碧空如洗 灰暗无比
指名分行读词,正音。后鼻音:盲、杖;翘舌音:蔬、杖;平舌音:脆。戚:第一声。
开火车领读,齐读。
(2)理解词语意思。
盲童:双目失明的儿童。
角膜:人和动物眼球前方最外面的一层纤维膜。无色透明,没有血管,反应灵敏。
复明:失去的视力又得到恢复。
碧空如洗:蔚蓝的天空向用水洗过一样。(造句理解。)
抚摸:用手轻轻按住来回移动。(做动作理解。)
清脆:有两个意思:声音清楚,悦耳;(食物)翠而清爽。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理解运用:清脆 青翠
走在山林中道路两旁( )欲滴,偶有( )的鸟啼声,伴着小溪潺潺流水声,无限清幽。
(3)指指导读通课文。你在自学时感到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的?
(4)初读课文,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明明是一个盲童,爸爸用番茄教她认识太阳,所以明明称太阳为番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