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

一、教学目标
1、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初步了解课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羊皮筏子在风浪中的惊险与乘客的从容,从而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三、教学难点:
在读中感悟和表现作者的情感变化和羊皮筏子的惊险,从而体会艄公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黄河的雄壮与惊险
1、(师板书:黄河的主人)师引:《西部放歌》音乐起,同学们,这首雄浑、激昂的歌曲唱的是黄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读题)
2、提起黄河(板书),同学们脑海里会出现哪些词语?[媒体出示词语积累:黄河滚滚、波浪滔滔、水流湍急、风浪险恶、万马奔腾、浊浪排空 、激流汹涌、惊涛骇浪](点评:好词,说得也好;如果说得有气势就更好。)
3、我们一起来读这些词语,读出黄河的气势来。(师点:黄河水滚滚向前,一浪高过一浪,就像有千万匹骏马在奔腾——这就是“万马奔腾”;混浊的滔天巨浪,把半个天空也遮住——真是“浊浪排空”再读这两个词。)
4、书中第一小节就描写了黄河这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我们一起读。出示第一节
5、上节课有同学说想亲自到黄河边去看看,这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那就让一起来看看。[媒体:播放黄河录像](师渲染:你们看,这就是黄河。这就是九曲回环的黄河;这就是奔流不息的黄河;这就是咆哮怒吼的黄河。)
6、黄河浊浪排空的气势让见到它的每个人“胆战心惊”,拿起书,我们再来读这一小节。
(二)揭示课文的中心,体会人物的品质。
1、师引:好个令人胆战心惊的黄河,可竟有人能在上面来去自如,如履平地。是谁能征服这滚滚的黄河,成为黄河的主人。一起说:艄公(板书)
艄公战胜这惊涛骇浪的黄河凭借的是什么?书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把它划下来。
2、交流出示中心句:
1)齐读,板书: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
2)理解“如履平地”:惊涛骇浪的黄河上能做到“如履平地”,什么叫如履平地?那得有多少的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
3)再齐读这句话。
(三)体会艄公的品质
1、课文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艄公的“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课文有两节对艄公作了直接描写,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这两节。
2、交流第六节:
1)出示第六节,自读,你怎么感受到的?
2)交流:a、生答,师点,你抓住了艄公的动作与神情感受到的。
b、如果把这里的注视和水势改成“看”和“水面”,你觉得好吗?,为什么?
c、师点:根据水势的不同,作出不同的灵敏反应,不仅要勇敢,更要智慧。
d、想象:当巨浪滔天时,艄公……;当浪势较小时,艄公……;当有漩涡时,艄公……,好一个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的艄公。
3)指名读,师点:再专心些,再盯得紧些。齐读。
4)这节中还有哪里让你体会到艄公的品质?
5)乘客的从容。什么叫从容?(板书:从容)从哪儿看出从容,他们谈笑风生,指指点点地说些什么?这么大的风浪,他们竟是如此的悠闲,竟有心思浏览风景。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