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一、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其意义是:阅读课上师生的基本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是“对话”,而这一过程中,参与对话的一共有三方。因此,我认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并组织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活动。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重视多种信息资源、手段的利用,体现新学科进展,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海上日出》是着名作家巴金的名作,主要写了作者站在海边观看日出的情景和经过,作者用贴切、朴实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简捷明快的笔墨,色彩鲜明的描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作者在四周清静的环境中,独自观赏日出美景,更显悠然尽兴,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情趣中,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作者与山、水、云霞相融的情怀,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最后一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更充分流露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之情。全文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文字优美、动静相宜,很适合朗读、背诵,让我们在自然知识的学习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本文是学生积累词汇、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能的佳作,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情感投入和视觉变化,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身临其境地看到“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朗读起来既能投入感情,又能理解课文。课文中每一句就象画中勾勒的每一线条或渲染的色彩,每一段就是无光十色的一个画面,全文就是一幅完整的绚丽多彩的“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本文特点,我以朗读和描绘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引导学生随文入境,随境生情,以境促读,让学生既在水天相融、霞光万道的晨曦画卷中去朗读书中语段来流放自己的感情,又在贴切生动的句、线、段、面的语言中感受朝晖霞彩的动静变化之美。充分发挥以朗读、描绘代替烦琐讲解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想、看、问、思、说聚合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景中读文、读中看景的主体建构活动。
    教学目标:
    1、 学会文中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
    3、 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
    2、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
    2、 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精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

1/5